二年级数学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数》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年级数学上册《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案
小学? 黄美莲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4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习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过程和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归纳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的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唱儿歌:《左手与右手》,唱完后教师边演示边说:“伸出你的右手,伸出你的左手,手指头你找好朋友了它们都找到好朋友了,我们就说右手手指头的个数与左手手指头的个数怎样?”
引出:同样多。
2.填空:
五角星有10个。圆和五角星同样多,圆应是(????? )个。
有4个茶杯,茶杯盖和茶杯同样多,茶杯盖有(????? )个。
二、新课教学
1.出示例4(1)
师:本周我校进行了校园卫生大评比,看,全校卫生评比表已经贴出来了。
评比表的下半部分被遮住了,你能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二(2)班得多少面红旗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分析理解题意,并列式解答。
(1)这个题告诉我们的第一个条件是什么?
(2)第二个条件是什么?
(3)从这个条件你可以看出什么和什么比?
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然后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师:二班比一班多3面,求二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多3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列式为12+3。(板书)
4、出示例4(2),
学生自由读题)三班的小红旗比一班少4面,三班得多少面?
(1)直观形象,演示过程。
请3个小朋友到黑板前面,第一个出示一班的12面小红旗,第二个出示二班的小红旗。第三个出示三班的红旗比一班的少4面。
(2)小组合作,可以利用图中的信息,借助画图、摆一摆或小朋友的演示过程进行解决。
学生交流,说一说为什么。(求三班得了多少面?就是求比12少4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5、从评比表中你知道了什么?(哪个班得的多,哪个班得的少,……)
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意图】在操作中掌握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寻找规律,发现方法。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 )法计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 )法计算。
三、拓展运用:
1、完成“做一做”。
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要求的鸡蛋和鹅蛋都和谁有关系?
学生自己解决。汇报解题思路
2、课本25页第1、3题,独立完成。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生活中你还遇到那些类似的问题,可以用数学知识解答?
开放题:
保护森林,改善生态环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我们朝阳小学每一年都会在植树节(4月22日)那天组织我们去植树,今年我们全校种了46棵,去年比今年少种17棵,你们算一算,去年学校种了多少棵树?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
板书:?????????????
解决问题
??????
(1)12+3=15(面)?????? (2)12-4=8(面 )
通过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去。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合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利用现实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设计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设计中教师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既探求到了新知,又领悟了学习方法,优化了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师可启发学生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提出更多的数学问题,多角度、自由地进行思考,自然地感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中老师着重培养学生发展其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探究是一种乐趣,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中去。
《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06-6-28 3:08:53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5月10日,我在青岛德县路小学上了一节数学专业课,教学内容是“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课后,我对本节课上所出现的细节片段进行了反思。课堂上学生利用教师所提供的学具(三张不同颜色、不同长短的纸条),通过摆一摆、比一比、指一指、说一说的动手操作,初步感受到,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出现了下面的教学片段:
学生选择、摆好黄鹂和喜鹊的纸条后,老师进行引导。 师:你为什么选择这个纸条代表喜鹊?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