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报表审计策略.ppt

发布:2016-12-04约3.13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 审计学 第十一章 财务报表 审计策略 一、财务报表项目审计学习方法 二、根据MMR设计实质性程序 三、业务循环法 四、审计轨迹的运用 五、资产负债表项目审计策略 六、利润表项目审计策略 一、财务报表项目审计学习方法 财务报表项目审计的学习必须了解企业业务的特点 财务报表项目审计的学习必须以会计知识和法规为基础 财务报表项目审计实务离不开审计基础理论知识 善于总结报表各项目审计在程序和认定(目标)上的共性和特性 一、财务报表项目审计学习方法 财务报表项目的一般审计程序 一、财务报表项目审计学习方法 财务报表项目的认定与一般审计程序 二、根据评估的MMR设计实质性程序 回顾计划审计的基本内容 了解被审单位及其环境 执行分析程序 评价审计重要性 考虑审计风险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测试内部控制 重估重大错报风险 确定检查风险及设计实质性程序(审计风险模型) 二、根据评估的MMR设计实质性程序 回顾审计程序的种类 风险评估程序 总体应对措施(报表层次) 进一步程序(认定层次) 控制测试 实质性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细节测试) 二、根据评估的MMR设计实质性程序 回顾审计程序、审计目标与认定的关系 认定(交易、余额、列报) 审计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 审计具体程序 二、根据评估的MMR设计实质性程序 审计总体思路 三、业务循环法 概念 --也称切块审计法,指将密切相关的交易种类或账户余额划为同一块,作为一个业务循环来组织安排审计工作的方法 内部控制设计与交易的关系 三、业务循环法 代表性的业务循环-制造业 销售和收款循环(收入) 购货与付款循环(支出) 生产循环(加工) 筹资与投资循环(理财) 现金余额?? 三、业务循环法 业务循环与交易类别的关系 三、业务循环法 业务循环与交易类别的关系 四、审计轨迹的运用 四、审计轨迹的运用 审计轨迹与认定的关系 以下审计程序中最有可能证实已记录应付账款存在的是: A.从应付账款明细账追查至购货合同、购货发票和入库单等凭证 B.检查采购文件以确定是否使用预先编号的采购单 C.抽取购货合同、购货发票和入库单凭证,追查至应付账款明细账 D.向供应商函证零余额的应付账款 四、审计轨迹的运用 审计轨迹与认定的关系 在验证应付账款余额不存在漏报时,注册会计师获取的下列审计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 A. 供应商开具的销售发票 B. 供应商提供的月对账单 C. 被审单位编制的连续编号的验收报告 D. 被审单位编制的连续编号的订货单 五、资产负债表项目审计策略 资产项目与负债项目的审计特征 资产项目 负债项目 所有者权益项目 高速周转项目与低速周转项目的审计特征 高速周转项目 低速周转项目 六、利润表项目审计策略 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审计间接验证 资产负债表项目与利润表项目的内在联系 例如: 资产负债表项目的认定与利润表项目认定的关系 六、利润表项目审计策略 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审计间接验证 收 入=从顾客处收取的现金-应收账款初余+应收账款末余 成 本=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应付账款初余+应付账款末余 +存货的期初余-存货的期末余 费 用= 以现金支付的费用 -应计费用初余+应计费用末余 +预付费用初余-预付费用末余 六、利润表项目审计策略 通过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审计间接验证 利润表项目 现金交易 资产负债表项目 财务 收入 = 从顾客处收取的现金-应收账款初余 + 应收账款末余 报表 销售成本 = 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应付账款初余 + 应付账款末余 关系 +存货的期初余 - 存货的期末余 费用 = 以现金支付的费用 -应计费用初余 + 应计费用末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