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一章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1.ppt

发布:2016-12-05约5.4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交易类别测试 第四节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第五节 应收账款审计 第六节 坏账准备审计 第七节 其他相关账户审计 第一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 销售与收款循环中涉及的主要会计账户 主要业务活动及其对应的凭证和账户 销售与收款循环中涉及的主要会计账户 资产负债表账户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应收票据 预收账款 应交税费 其他应交款 利润表账户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销售业务中的主要活动 处理订单 信用批准 供货与发运 开具账单 记录销售 收款业务中的主要活动 收到现金 将现金存入银行 记录收款 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折扣与折让 提取坏账准备 注销坏账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及其测试 一、内部控制要点 处理定单 信用批准 供货与发运 开出账单 记录销售 二、控制测试 了解并记录内部控制 测试控制制度 评价控制风险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交易类别测试 一、销售的交易类别测试 测试登记入账的销售业务是否真实 测试已发生的销售业务是否均已登记入账 测试已登记入账的销货业务估价是否准确 测试已登记入账的销货业务的分类是否正确 测试销货业务的入账是否及时 测试销货业务是否已正确地记入明细账并正确汇总 第三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交易类别测试——收款的交易类别测试 与销售业务同属一个循环,其部分测试可以与销售业务一并进行,但有些测试须单独进行。 第四节 主营业务收入审计 一、主营业务收入的审计目标 收入确已发生 记录完整 退回、折扣和折让的处理适当 会计处理正确 披露适当 二、实质性程序 复核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表并与账表核对 确认原则和计量 应用分析性程序 审查凭证 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 测试销售退回、折扣和折让的处理 审查披露是否适当 第五节 应收账款的审计 一、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 确定应收账款的存在性 确定应收账款的所有权 确定应收账款增减变动记录是否完整 确定应收账款可回收性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恰当 确定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正确性 确定应收账款的披露是否适当 二、应收账款实质性程序 取得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 分析应收账款账龄 函证应收账款 审查未函证的应收账款 审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 分析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 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得到恰当披露 第五节 应收账款的审计 ——应收账款的函证 1.函证的方式 肯定式函证 含义 适用范围 否定式函证 含义 适用范围 第五节 应收账款的审计 ——应收账款的函证 2.函证范围和对象的确定 函证范围的确定 函证数量的大小、范围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主要有:应收账款在全部资产中的重要性;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以前期间的函证结果;函证方式的选择。 函证对象的确定 一般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选择以下项目作为函证对象:大额或账龄较长的项目;与债务人发生纠纷的项目;关联方项目;主要客户项目;余额为零的项目;非正常的项目。 第五节 应收账款的审计 ——应收账款的函证 3.函证的控制 确保询证函上的地址、名称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一致 确保询证函上账户余额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一致 审计人员应当直接控制询证函的发送和回收 将已发出的询证函的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将回函结果汇总后形成审计工作底稿 第五节 应收账款的审计 ——应收账款的函证 4.对函证结果的分析 通常会出现三种情况: 审计人员认为可靠并得到确认 有迹象表明收回的询证函不可靠 询证函中有些内容没有得到确认 对后两种情况审计人员要引起重视,采取必要的程序。 第六节 坏账准备审计 一、坏账准备的审计目标 确定计提方法和比率是否适当 确定坏账准备是否充分 确定坏账准备增减变动记录是否完整 确定坏账准备余额是否正确 确定坏账准备的披露是否适当 二、坏账准备的实质性程序 核查坏账准备数 审查坏账准备的计提 审查坏账损失 执行分析程序 检查函证结果 审查长期挂账的应收账款 确定坏账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 坏账准备计提的审查 审查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是否符合制度的规定 审查计提的数额是否恰当 审查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审查前后期的处理是否一致 函证结果差异的分析 产生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1)购销双方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   (2)其中一方或双方记账错误;   (3)也可能是其中有弄虚作假或舞弊行为。   因登记入账的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1)询证函发出时,债务人已经付款,而被审计单位尚未收到货款。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