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注会考试审计科目审计第十一章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doc

发布:2016-12-29约2.41万字共9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本章考情分析 本章在2011—2013年累计考分为42分,年均14分,属于稳定的高频率、高分值、高难度的“三高”章。 本章是应用特色非常强的一章,也是教材内容与考试内容差别最大一章,需要考生高度的理解力和应用能力。 存货历来是审计考试的重点。其中,存货监盘的对象很具体,命题灵活性很高,导致解题难度很大;计价测试也涉及到千变万化的原因,如市场需求降低、推出新产品等,存货跌价准备几乎是每个风险评估综合题中必然涉及的素材。 近三年题型题量考情分析表 本章学习思路图 本章内容讲解 第一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一、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一)生产指令 生产指令又称“生产任务通知单”或“生产通知单”,是企业下令制造产品的书面文件。与生产通知单一起下发的还有“材料需求报告”。 (二)领发料凭证 领发料凭证包括生产部门填写的领料凭证和仓储部门填写的发料凭证。为控制材料发出凭证还包括材料发出汇总表、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簿、退料单等。 (三)产量和工时记录 登记工人或生产班组在出勤时间内完成产品数量、质量和生产这些产品所耗费工时数量的各种原始记录,是存货成本中分配人工费用的依据。 (四)工薪汇总表及工薪费用分配表 1.工薪汇总表反映企业全部工薪的结算情况,据以进行工薪总分类核算和汇总整个企业工薪费用,是工薪费用分配的依据。 2.工薪费用分配表反映了各生产车间各产品应负担的生产工人工薪及福利费。 (五)材料费用分配表 汇总反映生产车间各产品所耗费的材料费用的原始记录。 (六)制造费用分配汇总表 汇总反映各生产车间各产品所应负担制造费用的原始记录。 (七)成本计算单 归集某一成本计算对象所应承担的生产费用,计算该成本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八)存货明细账 反映各种存货增减变动情况和期末库存数量及相关成本信息。 二、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生产与存货交易流程 (一)计划和安排生产 由生产计划部门负责实施。根据客户订购单或者对销售预测和产品需求分析来决定生产授权。 如决定授权生产,即签发预先顺序编号的生产通知单和材料需求报告,列示所需要的材料和零件及其库存[传递给仓库和生产部门]。 (二)发出原材料 仓库根据生产部门的领料单发出原材料,列示材料的数量和种类、领料部门名称。 领料单通常一式三联。仓库发料后,一联连同材料交领料部门[主要是生产部门],一联留在仓库登记材料明细账,一联交会计部门进行材料收发核算和成本核算。 (三)生产 生产部门收到生产通知单及领取原材料后,将生产任务分解到生产工人,将原材料交给生产工人。 (四)验收 完成生产任务后,将完成的产品交生产部门查点[统计],然后转交[验收部门]检验员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或将所完成的产品移交下一个工序。 (五)储存产成品 产成品入库前,仓库先行点验和检查并[在验收单上]签收。然后将实际入库数量[验收单]通知会计部门 [明确一下:实际完工入库数量是由仓库通知会计部门的,不是生产部门,也不是验收部门]。 据此,仓库确立了应承担的责任,并验证了验收部门的工作。仓库部门应根据产成品的品质特征分类存放,并填制标签。 (六)核算产品成本 1.实物流转记录:各种生产记录(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入库单等文件资料)都要汇集到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检查、核对,了解和控制存货实物流转; 2.成本会计核算:会计部门设置相应会计账户,会同有关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 (七)发出产成品 产成品发出须由独立发运部门进行。装运产成品时必须持有经有关部门核准的发运通知单[销售单],并据此编制出库单。 出库单一般为一式四联,一联交仓库部门;一联发运部门留存;一联送交顾客;一联作为给顾客开发票的依据[D9章曾经提及]。 生产与存货流程表 第二节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和控制测试 一、生产与存货交易的内部控制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内部控制包括存货[数量、质量]的内部控制和成本会计[计价]制度的内部控制两个大的方面。 (一)成本会计制度控制目标、关键控制和测试一览表 1.控制目标:发生 逻辑:未经授权的可能是虚构的。未经授权不得生产、不得领料、不得领薪。 2.控制目标:发生 逻辑:正常的业务都是有根有据的/单证齐全是发生认定的必要前提;缺少依据是虚构的迹象/审核是虚构的克星。 3.控制目标:完整性 思路:连续编号是完整性控制的主要手段。 4.控制目标:发生、完整性、准确性、计价和分摊 控制特点:业务繁多,难以针对细节进行定量层面控制,只强调适当性、一贯性,属定性层面控制。 5.控制目标:存在、完整性 控制目标是使存货实物的实际数量与记录的数量一致。存货短缺[存在认定]、盘盈[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