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介绍.ppt

发布:2017-06-22约3.88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机床设计及理论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构学 机械传动 摩擦与磨损 管道机器人 微机械学 航空宇航制造工程 机电控制 考研方向-机械类 * 精密仪器 管理 工业工程 技术经济学 计算机 软件工程 力学 固体力学 流体力学 考研方向-非机械类 * ①101政治 ②201外语 ③301数学(一) ④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 ⑤可选下列学科考题 仪器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复试,以专业课为主 考研科目-哈工大机械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 百度文库:/?businessaid=6un=jiabxhit#7 * 专业性质 专业历史与现状 培养目标 培养要求 课程体系 毕业去向 内容 * 为什么要讲课程体系? 有毕业的学生反映:学了四年,好像什么也没学到,还有的同学反映:学得好多课程到工作岗位用不上,用到的没有学。 学无用处很烦恼,学到用时方恨少。 其实,世界是一个整体,知识体系也是一个整体,而我们为了研究方便,进行了分门别类,这就叫科学——一科一科地学。我们学的每一门课都是从知识体系整体中分离出来的,如果不能把这些课程还原成完整体系,那么它们就是知识碎片。 重点讲课程体系 * 就像我们摆拼图一样,每一门课就是一片,摆在一起就是完整的图案,如果不摆在一起,那就是不相干的乱纸片。 重点讲课程体系 * 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工程实际问题,需要的是系统知识,而不是只是碎片,学好一两门课不管用,或者不能不所学的各门课综合起来运用也不管用。比如,现在的汽车、机床、机器人都是机电一体化产品,是由机械、电气电子、液压、气动组成的,还有电、磁、光、声、热、化学传感,要解决他们的设计、制造、营销、运行管理、维修保养等等,需要用到机械、电气、电子、液压、传感、测试、控制等系统知识。 当我们不知道所学知识究竟有何用途时,我们就没有动力去学,感到厌烦,学不进去。学完以后,也不会用,就像从来没学过一样。 所以我这里给大家讲一讲咱们专业的知识体系问题。 重点讲课程体系 * 工程类专业 以机为主,光机电气液结合 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和保障 哪里有工业,哪里就有机械 专业性质 * 专业历史 机械是最早的专业 由各种机械装备设计和机械制造工艺合并而成 哈工大机械在所有专业中,为最早 威海校区机械在所有专业中,为最早 经历:机械系、汽车学院、船舶学院 机械专业老而不衰 * 专业历史 * 专业实力 师资最强(教授9人,副教授6人,博导4人,硕导18人) 研究方向:机器人、机械电子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设计理论 与校本部机电学院血肉相连、资源共享。 * 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机电产品设计 机械产品制造 科技开发 应用研究 运行管理 经营销售 生产管理 * 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自动化基础;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机械电子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控制、液压传动、机械工程材料、制造技术基础、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仿真。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原理、设计、工艺、机电),毕业设计(论文)等。 * 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基础课有数学、物理、力学,理论性强,不能直接用于工程实际中,需要通过后续课的学习才能在工程实际中发挥作用。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是将理论与工程结合,是半理论半经验性质的,里面有许多约定的标准和规范。 * 课程设置 最基本的目标是机电产品设计,机械制造 课程是围绕这两个目标设置的。 1.毕业设计:机电结合的综合训练,有可能以机为主,也有可能以电为主。 2.专业课程设计 2.1机电综合设计 2.2机械制造工艺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