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课程理念下的学设计.ppt

发布:2017-07-29约5.21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课程理念下的 教学设计 莲都区教研室:陈新平 一、新课程基本念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内容要与学 生的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使教学过程 成为学生个人经验的重新组织与理解的过程。 1.课程是经验 (一)新的教学理念 课程知识 文本知识 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课堂师生、生生交往的生成知识 2.教材是范例 教材不是学生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 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 进行批判和意义建构的一种学习材料,是师生 对话的话题。 3.教学是对话、交流和知识建构的活动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源于生活情境的学习是知识建构的有效途径 4、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从自身知识和经验出发,对 所要“理解”和“消化”的知识作出自己的解释,并 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知识进行改造重 组的过程 学生不仅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而且也是课程 知识的建构者 (二)科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理念之一:面向全体学生 理念之二:立足学生发展 理念之三:体现科学本质 理念之四:突出科学探究 理念之五:反映当代科学成果 二、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对教学设计的认识 按照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是指在实 施教学活动之前,在分析教学主体状况和教学任 务的基础上,在整合教科书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形成教学活动方案的过程。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是依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 把教学设计看做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建构的 过程。 它是“设计——实施——反思——调整 ——再设计——再实施”的过程 。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个体信息加工过程,它包括 感知觉、记忆、提取、鉴别、比较、分析、综合 等心理操作 。其特点是:以知识灌输为主,“以 教论学”,教师主宰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强调人类的知识不是纯客观的,不是他人传 授的,而是自己建构的;是在与外部环境的交 互过程中形成的 。其特点是:重点是学习环境 创设,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是知识建构 者,“以学论教”。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比较 设计者所 持的知识 观 知识的客观的,可以从有知 识的人那里传递给学生 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 生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过 程中主动建构起来的 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模仿、记忆 教学结果 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设计者所 持的学生 观 学生只是接收知识的容器 学生是对知识的积极加工 者,每个学生都会对知识 有独特的理解 设计者眼 中的师生 关系 教师是知识的源泉,学生的 活动要配合教师的活动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 辅导者,教师的活动要配 合学生的活动 鼓励学生去发现、创造、 解决问题 获得的知识很系统,但往往 是机械的、不灵活 获得的经验可能深刻但却 不全面 设计者所 持的知识 观 知识是客观的,可以从有知 识的人那里传递给学生 知识不是纯客观的,是学 生在与外界环境的交互过 程中主动建构起来的 教学过程 鼓励学生模仿、记忆 教学结果 (二)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 分目标 科学知识与技能;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1)学习目标设计的前期工作 ① 了解学习任务 教材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教学重点、 难点分析 ② 学生学习起点分析 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如知识基础、能力基础 学习态度等 (2)学习目标的书写要求 学习目标一般包括四个部分:行为主体、行为 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程度 形式为:学习者(学生,一般可以省略)+行 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 知识、技能、体验的目标动词举例 各水平要求 行为动词 关于知识目标的动词 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说出、举例、列举、 描述、识别、知道、 了解、指认、确定等 理解水平: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 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 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 信息等 解释、说明、比较、 概述、认识、理解、 区别、对比、懂得、 看懂等 应用水平:在新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