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ppt
**************一、历史背景了解历史背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动机和时代意义。唐代社会概况繁荣昌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昌盛。科举制度唐代建立了完善的科举制度,为社会选拔人才,推动了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唐朝诗歌空前繁荣,涌现出李白、杜甫等众多伟大的诗人,留下许多千古名篇。韩愈生平介绍早年经历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世称“韩昌黎”。出生于唐代中期,少年时期聪颖好学,博览群书,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仕途生涯20岁时,韩愈参加科举考试,取得进士,步入仕途。他历任多个官职,曾参与平定藩镇割据,推动唐朝社会稳定。文学成就韩愈是唐宋八大家
2025-01-22 约3.09千字 28页 立即下载
-
《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2.ppt
《寄扬州韩绰判官》ppt课件
作品简介创作年代唐代作品类型七言绝句创作背景李益写这首诗时,正值安史之乱后,唐朝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他被贬谪到扬州任职,远离家乡,心中充满忧愁和思念。
作者简介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作品风格以“**无题**”诗最为著名,以**含蓄深沉、富于象征**著称。生活年代出生于公元813年,卒于公元858年,晚唐时期。
创作背景1时代背景唐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创作也蓬勃发展。2社会环境当时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人们对友谊和情感的表达更加重视。3个人经历李商隐的仕途坎坷,创作中常常流露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创作目的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抒
2025-02-17 约2.96千字 31页 立即下载
-
《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ppt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了解作者;遣怀; 唐代的扬州,是闻名海内外的大都市,很多文人墨客都特别向往,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诗句“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明月在扬州”“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对于扬州,杜牧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早年仕途失意,曾十年浪迹江南,扬州是他呆得最多的地方。他在那里游山玩水,出入寺院,自得其乐,还进出秦楼楚馆,倚红偎翠,以酒为伴,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扬州是他潦倒江湖而不堪回首的地方,但也是他享受生活、饱览江南名胜与美女的所在。
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 “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
2017-04-15 约小于1千字 32页 立即下载
-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ppt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今已过深秋,江南草木尚未凋谢。
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的妖娆。
老朋友你在何处,教美人学吹排箫?;青山隐隐水迢迢;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正道出了杜牧这句诗的言外之意。此时虽然时令已过了深秋,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风光依旧旖旎秀媚。正由于诗人不堪晚秋的萧条冷落,因而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越发思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故人了。
;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成心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当此秋尽之时,每夜在何处教妓女歌吹取
2025-02-14 约小于1千字 10页 立即下载
-
《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案.doc
第六专题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
课前自主学习(学案)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品读古诗,想象诗中的景色,感悟作者对故人、故地的思念之情。 2、了解作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杜牧是晚唐大家,诗、赋、古文均擅长,书画也精。他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是以七绝最为人称道,诗写得感慨深切,情辞新秀,其次是七律。他的咏史怀古诗有一种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诗受杜甫、韩愈影响较深。总体上说,杜诗是以明丽的意象和俊逸的风骨,加上他特有的历史感所形成的诗的深远开阔的视野,构成了一种特殊境界。与李商隐齐名,也称“小李杜”。有诗文集《樊川文集》。
十年一觉扬州梦
2017-11-01 约3.68千字 5页 立即下载
-
《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案.docx
Word版本,可编辑修改
第 PAGE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寄扬州韩绰判官》教学案
篇一:五班级语文上册 寄扬州韩绰判官 1教案 鄂教版 寄扬州韩绰判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解释,课后练习,绽开想象,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与伴侣之间的深厚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感受优美的意境,体会诗人与伴侣之间的深厚友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我国江南有
2021-07-15 约6.69千字 14页 立即下载
-
寄扬州韩绰判官概要.ppt
*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扬州,古称维扬、江都,历代文人荟萃之地。从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宋代文豪欧阳修、苏轼,明清大作家汤显祖、孔尚任、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到现代名人朱自清,或生长于斯,或歌哭于斯。与中学语文教材有关的,有史可法与梅花岭,有朱自清故居;又有二十四桥,还有瓜洲古渡,…… 《资治通鉴》载:“扬州庶甲天下,时人称扬一益二。”唐宋时代既可与“天府之国”的益州相比,清代康熙、乾隆多次下江南,扬州达到鼎
2018-03-09 约1.47千字 17页 立即下载
-
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的拼音版.docx
第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的拼音版
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的拼音版
jìyángzhōuhánchāopànguān
寄扬州韩绰判官
dùmù
杜牧
qīngshānyǐnyǐnshuǐtiáotiáo
青山隐隐水迢迢,
qiūjìnjiāngnáncǎowèidiāo
秋尽江南草未凋。
èrshísìqiáomíngyuèyè
二十四桥明月夜,
yùrénhéchùjiāochuīxiāo
玉人何处教吹箫?
古诗寄扬州韩绰判官的诗意
注释
1、迢迢:形容遥远。
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
译文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
2025-03-09 约小于1千字 2页 立即下载
-
寄扬州韩绰判官__精品.ppt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诗歌意译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抒发了作者格外眷恋江南的青山绿水, 怀念远在热闹繁华之乡的故人的思想感情。 诗歌主旨 诗歌意蕴 这样优美的境界所唤起对江 南风光的无限向往:秋尽之后 尚且如此美丽,当其春意方浓 之时又将如何迷人?正是这首 诗成功的奥秘。 01 02 05 03 04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
2017-05-13 约1.66千字 32页 立即下载
-
寄扬州韩绰判官__介绍.ppt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配图欣赏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诗歌意译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 * * 01 02 05 03 04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2016-11-06 约1.32千字 32页 立即下载
-
寄扬州韩绰判官(公开课精美课件)[一].ppt
诗歌意译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 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 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 “小李杜”。 这首诗是当时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最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
2018-10-31 约小于1千字 14页 立即下载
-
寄扬州韩绰判官(公开课精美课件)[1].ppt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作者简介;这首诗是当时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最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假设仙境”(《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文》)。“性疏野放纵”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
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枯凋。
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
老友你在何处,听取美人吹箫?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二十四
2024-12-03 约小于1千字 14页 立即下载
-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课件.docx
五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课件
目录
课程简介................................................3
1.1课程目标...............................................3
1.2学习内容概览...........................................3
1.3学习方法指导...........................................4
基础知识复习............................................4
2.1古诗词的基本概念..
2025-03-20 约2.27万字 33页 立即下载
-
《唐诗宋词选读》 专题原创精品课件2:寄扬州韩绰判官.ppt
杜牧 作者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这首诗是当时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最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每重城向夕,倡楼之上,常有绛纱灯数万,辉罗耀列空中,九里三十步街中,珠翠填咽,邈若仙境”(《太平广记》卷273引《唐阙文》)。“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背景介
2016-12-03 约1.29千字 26页 立即下载
-
高中语文 专题六-寄扬州韩绰判官课件-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ppt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知识卡片 1.文题背景 这首诗是当时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最繁荣的都会,“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娼馆,有不少风流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的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秋尽江南草未凋”,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时令已过了深秋,诗人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真是很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朋友啊。 “二十四桥明月夜”,江南佳景无数,但记忆中最美的印象就是扬州二十四桥上的明月夜色。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
2016-09-13 约1.32千字 7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