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ppt

发布:2018-10-11约4.05千字共4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问题二:地球大气受热要经过哪些环 节来完成? 我国计划在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登陆、无人探测和月夜生存”三大创新。那么登陆后将遇到什么问题? 基础过关训练 综合典题训练 等压线图的判读及应用 1.基本气压场的判读 (1)低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增大。 (2)高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气压值由中心向外减小。 (3)低压槽:由低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槽。低压槽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 (4)高压脊: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简称脊。高压脊中各条等压线上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 (5)鞍形气压场:简称鞍,是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交错分布的中间区域。 2.等压线的判读与应用 (1)判断风向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 (2)判断风速 ①同一幅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速大;等压线稀疏,风速小。 ②相邻两条等压线间的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反之风速越小。 (3)利用风向可判断以下几方面问题 ①等压线值的变化规律:顺着风向,等压线值越来越小。 ②判断南北半球:向右偏?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 ③判断近地面和高空(高空忽略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关系:斜交——近地面;平行——高空。 ④判断高压和低压:近地面,观测者背风而立,北半球,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南半球,高压在左后方,低压在右前方。 1、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不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 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 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 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 2、下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B、12 ℃ C、10 ℃ D、8℃ B B 20 10 0 -10 20 10 0 -10 温度计 玻璃瓶 20 10 0 -10 温度计 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 ;何处是低压区?____ (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3)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若地球位于 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您 真 棒√ A C 陆地 * 海 风 陆 风 台风云图 1.大气的热量来源? 2.地球大气受热要经过哪些环节来完成? 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各有什么特点? 对大气增温各有什么意义? 4.大气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吸收有什 么差异? 课本P28 问题一:大气的热量来源? (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在 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小部分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部分到达地面。 (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要直接的热源:①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 (主要是可见光)吸收较少,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可以到达地 表。②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主要是红外线)吸收较多,地面 热量大部分被大气保留下来。 ①太阳辐射②地表吸收③地面辐射④大气吸收⑤大气逆辐射⑥大气辐射 地 球 表 面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三种辐射及其特点、意义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长波辐射 问题三: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各有 什么特点?对大气增温各有什么意义? 是地球大气最 重要的能量来源 是近地面大气主 要、直接的热源 意义 意义 大气吸收 (大量) 大气吸收 (少量) 问题四:大气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 吸收有什么差异? 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较少;大气对地面辐射吸收较多。 大气吸收 大气反射 太阳 大气上界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散射 白天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活动探究一: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 课本P29 大气逆辐 射 ① ② ③ ④ 太阳 地面 大气 大气上界 原理:大气逆辐射的存在,把大部分的 能量返回地面,起到保温作用。 补偿热量损失 没有大气的月球 有大气的地球的情况 大气上界 活动探究二: 地月表面气温差异 课本P29 白天: 月球表面气温高,地球表面气温不太高。 削弱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