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报告.ppt

发布:2017-01-15约1.85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气压带和风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章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 大气运动 珠峰登山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地 面 吸 收 大气反射 大气的削弱作用 【讨论】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2、为什么晴朗的正午天空呈蓝色,早晚呈红色?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正午太阳高度大,穿过路程短,蓝光被散射,因而天空呈蓝色; 早晚阳光斜射,穿过路程长,短波各色光皆被散射掉,剩下红光投射地面,阳光红似火,地平线附近的天空呈红色霞光)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地 面 吸 收 大气反射 “大气还大地” 大 气 辐射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 气 逆辐射 练习 :完成“大气热力作用相关知识联系框图”: A G F E D C B H I J 地面 太阳 大气 宇宙空间 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 大气逆辐射 保温作用 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探究】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比地球大? 【探究】月球昼夜温差为什么比地球大? 白天有没有保温作用? 讨论: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的热量散失多,所以晚秋或寒冬晴朗的夜晚地面气温很低,容易出现霜冻)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1、 为什么气温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离地面越远,获取的能量越少 2.通常,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why? 中午12点时是吸收热量最多的时刻,但却不是温度最高的时刻,因为12点以后尽管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开始减少,但仍然多余地球向外散发的,故温度仍然升高,到14点时候差不多收支平衡,故温度达到最高 大气受热的过程可归纳如下表: 过程 具体过程 热量来源 I II III 大气增温后放射出大 气辐射,其中大部分 向下到达地面,称为 大气逆辐射 太阳暖 大地 大地暖 大气 大气还 大地 太阳辐射被大气少量 吸收、反射或散射, 其余部分到达地面, 地面吸收后增温 地面增温后放射出地 面辐射,近地面大气 吸收后增温 太阳辐射 (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 (长波辐射) 大气辐射 (长波辐射) 太 阳 辐 射 地 面 辐 射 玻璃温室 1.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辐射形式是                A.大气逆辐射 B.大气辐射 C.地面辐射 D.太阳辐射 练习: 2.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A.低云笼罩的白天,天空仍然明亮 B.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C.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 D.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 √ √ 3.下列几种情况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B C D √ 练习: 1、图中A、E、H所表示的辐射中属短波辐射的有 ,属长波辐射的有 。 2、从辐射数量上看AD的原因是: 。 地面 大气上界 A D B C E F G H I A E、H 因为D是进入大气层受到大气的削弱作用. 3、F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B说明了 ____________。 4、H称为 ,有霜的夜晚H (大,小)。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最直接的热源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小 一天早晨气温低于中午及全球热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原因? 大气上界 太阳高度小 ——经过的大气路程长 ——大气削弱多 --太阳辐射弱 太阳高度大 ——经过的大气路程短 ——大气削弱少 --太阳辐射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