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约舆情:国内小排量汽车发展状况.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内小排量汽车发展状况 提纲: 一、作者简介 周其仁 (二)小排量汽车优点 对这一红火市场进行细分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市场走俏车型集中在1 .4升至1 .6升之间,1 .3升及以下的小排量汽车除了微客市场略显热闹外,其余大都不温不火。也就是说,购置税减半等优惠政策实际拉动的是1 .4升、1 .5升和1 .6升汽车销量的增加,对于1.3升及以下小排量汽车的销量作用不够明显。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数据,2009年1.0升及以下乘用车的销量仅为127万辆,占乘用车总销量的12 .3%,虽然比2008年略高,但全年销量呈现不断回落态势。 从欧美日等汽车发达国家的经验和现状来看,低油耗、小排量的小型汽车已经成为社会消费的主流。 我国汽车工业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但汽车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的弊端逐渐凸显。在当前全球石油资源日益枯竭的大前提下,使用小排量、低油耗的汽车是未来汽车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小排量汽车在国内市场遭遇的尴尬,许多汽车业内专家忧心地表示,虽然刺激政策频出,但小排量汽车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今后一段时期,1 .6升及以上排量汽车仍是汽车市场增长的主力军。更为严峻的一点是,国内自主品牌主要集中在小排量汽车领域,进展缓慢的市场势必会拖累自主品牌的进步。 (四)原因分析 (五)未来发展趋势 长期以来,小排量汽车所在的低端市场始终是自主品牌的天下,国外汽车厂商则主要在中高端汽车市场分割蛋糕。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急剧增长,以及政府陆续出台小排量汽车扶持政策,国外厂家也瞅准这一商机,纷纷加大在该领域的投入力度。 不少汽车专家表示,随着双方竞争的加剧,未来小排量汽车领域的硝烟会越来越浓。然而与国外产品相比,我国自主生产的小排量汽车无论从排放指标上,还是性能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这种差距也反过来给国内小排量汽车整体升级提供了竞争动力,会迫使民族汽车企业下大力气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五)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几年,小排量汽车发展的另一个明显趋势,将是在二三线城市得到进一步普及。当前中国汽车市场中,二三线城市和新兴城镇市场增长强劲,去年这一细分市场的市场贡献度约74%,预计未来几年贡献度还将进一步加大。 (五)未来发展趋势 应该说,依靠政策拉动形成的市场火热场景,已经成为当前小排量汽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欧美日等世界汽车工业强国,小排量汽车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其中政府的推动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像日本政府在上世纪就推出《轻四轮车法》并不断修订,引导汽车制造厂、销售商和消费者向小排量汽车转变,效果十分明显。 纵览近年来我国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尽管几年前出台的汽车消费税政策在“压大扬小”方面作用不够明显,但政府鼓励小排量汽车的政策却陆续出台,像效果明显的购置税减半、以旧换新和汽车下乡等。政府在对待小排量汽车发展上正在改变以往犹豫不决的态度,开始寻求汽车排量、交通压力与税收多少之间的平衡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确保汽车市场繁荣与节能减排目标之间达到平衡。然而,要改变小排量汽车长期以来形成的局面并非易事,它不仅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案,更需要一个难以估算时间长短的过程。 思考: 10-20万元 5125票 ? 57.02% 10万元以下 3153票 ? 35.08% 20-30万元 499票 ? 5.55% 30万元以上 211票 ? 2.35% * * 一、作者简介 二、国内小排量汽车发展状况 含义 优点 国内现状 原因分析 未来发展趋势 思考 早年在黑龙江下乡,其中在完达山狩猎七年半 1978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学习。1991年秋季进入UCL,后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分别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史、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垄断、管制与管制改革等等。自1996年以来,相继开设了有关经济组织和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 周其仁 按照一般定义,小排量车通常是指排量在1.0升左右的“微型汽车”,其油耗基本在每百公里5升以下,与排量在1.4升左右的轿车相比,每百公里要省4升油左右。以一般家庭用车每月跑2000公里计算,小排量车每年就可省油近千升。 (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