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2,花的学校》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

发布:2020-08-27约1.79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语文《2,花的学校》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2 花的学校 【教材分析】 《花的学校》本文选自泰戈尔最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新月集》,课文以孩子的口吻向妈妈讲述自己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花的学校》是一篇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假”。 2.通过诵读课文,展开想象,感悟、积累语言;感受花孩子的活泼、调皮;想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感受大自然的花富有的灵性、童真童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教学难点: 学生对“花的学校”的了解,对重点句子意思的理解。 教学准备: 有关泰戈尔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泰戈尔的名句,学生赏读。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泰戈尔 2.简介作者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1941年),印度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 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遗言《文明的危机》。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质疑。 2.听课文朗读录音,认真听生字的发音。 3.检查生字学习的情况。 4.学习课文中的新词。 三、再读课文 1.同桌合作读文。 2.汇报朗读,点评。 3.全班齐读,熟悉课文。 四、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写的8个生字,观察每个字的特征。 2.指导几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 3.认真书写,强调书写的姿势。 4.评价书写情况,展示作业。 五、课堂小结 你读了《花的学校》这一课,有什么感受呢?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画一幅花的学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认读本课生字。 2.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大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回答,说话练习: 什么时候,花孩子会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呢?花孩子又是什么样子呢? 3.你在学校里最开心、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讨论交流,进行说话练习。 4.说说花孩子的妈妈是谁? 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展示绘画,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把上节课布置大家画的花的学校展示出来。 介绍自己想象中的“花的学校”。 2.点评学生绘画。选择一段配画朗读。 四、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介绍作者泰戈尔。 自由阅读“资料袋”的内容。 2.推荐阅读《泰戈尔作品集》。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优美而富有童趣,作者从花的身上产生了丰富的想象,我们以后也可以运用 拟人的手法来写植物,相信大家也会写得很有趣。 六、作业设计 1.把学生画的花的学校在教室的墙壁上展出。 2.课后阅读泰戈尔的作品。 板书设计: 2 花的学校 跳舞狂欢 花孩子 冲出来 美丽、活泼、可爱、调皮 急急匆匆 【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是一篇优美而富有童趣的文章,作者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 教学中,在朗读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学生写字,甚至细化到每一个笔画,当然个别指导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个别同学进行了手把手的书写指导,让他们感受笔画的起笔与收笔的要领。我想,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字会有很大的进步的。 其次,我结合课文的特点,进行朗读指导。本课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因而我将教学重点放到有感情朗读课文上,让学生走进课文,真正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意境,并从中读出滋味,升华情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