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如何进行专题复习——杨玉东(2013高考研讨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专题的设计 专题是以某项地理事物为核心,以与该地理事物有联系的内容为背景,将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形成条理化、系列化、网络化的知能体系。 统整内容:专题化 专题内容:题型化 典型例题:方法化 重要方法:步骤化 专题一:地球运动系统——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运动,以及地理环境的时空变化。 物质循环,能量信息流动 ↗ ↗ ↗ ↗ 专题二:区位与人地关系——农业与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与旅游区位等,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与地理环境适应与协调性。 落实以人为本,持续发展思想,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主题三:区域特征与差异——世界与中国的主要地理分区的综合与比较。 因地制宜的思想 综合方法 比较方法 专题五:区域可持续发展——世界与中国典型地区“因地制宜”,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个案研究。 专题四:环境与灾害问题——影响区域持续发展重大问题 专题六:地理图表系统——地理分布图、地理示意图、地理统计图、等值线图、地理景观图等的阅读、分析以及图文互换训练。 专题七:地理能力系统——地理信息提取能力、地理建模与分析能力(地理成因、地理评价、区位分析等)、快速正确逻辑的书写等应试能力等。 ●大纲卷36题中塔里木河流域 ●广东卷41题中,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图 ●上海(十)题“塞上江南”发展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安徽28~29题美国加州 “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 ●重庆卷该珠江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 ●浙江37.黄河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比较 ●福建37.长江与三角洲区域 ●山东26.辽河流域的“丁坝”工程 ●江苏29题,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利福尼 亚州北水南调工程比较。 ……除四川、海南卷除外,都有该类型的试题。 ◇2012年高考试题“河流(或流域)+主题”的统整 2、专题复习的案例 必修Ⅰ 河流专题 2.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必修Ⅲ 区域地理 世界各大洲主要河流 主要河流水文特征 我国主要河流 2.3地球表面形态 (流水地貌) 2.4水循环与洋流 (河流水与其他水体的转化) 4.4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洪涝灾害——淮河为例) 2.1城市空间结构 (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必修Ⅱ 外流区和内流区 ◇教材中知识分布的统整 ◇与“河流”有关问题的统整 河流 专题 气侯 地形 植被 土壤 资源 交通 城市 农业 工业 旅游 河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河流基础知识 世界、中国、 主要河流 ②排水不畅,水流排泄慢 地理原理 ①来水集中或水流汇集快 气候(大气) 地 形 (地貌、地质) 生物(植被) 土 壤 人类活动 水文(水系) ◇洪涝灾害成因的统整 没有天然入海河道 落差小,地势低洼 森林覆盖率低 ②排水不畅,水流排泄慢 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扇形水系,支流众多 河道弯曲狭窄 中上游 植被破坏 中游围 湖造田 地理原理 ①来水集中或水流汇集快 河流 特点 水文 特点 水系 特点 气候 地形 植被 土壤 自然 环境 水量 水位 冰期 流速 含沙量 水网密度 长度 流向 水系形状 ◇河流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统整 河流对两岸局地小气候有调节作用;河流上游形成峡谷地貌、土壤贫瘠;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州地貌、土壤肥沃。 河 流 人类活动 开发利用 综合治理 农业灌溉、养殖 地域文化 城市分布、功能区规划 水电工业 旅游业 太多、太少、太脏 ◇河流与人类活动关系的统整 淡水资源 航运条件 水能资源 旅游资源 河流流出山谷处 形成山麓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 形成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 形成河口三角洲 ◇流水与沉积地貌的统整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某流域示意图和降水量图以及水库月入库水量、月均水位(水面海拔)示意图。 综合练习题 流向自西向东; 上游支流多,南北对称分布;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道弯曲。 由于年降水量较大,降水的季节变化大,雨季较长;导致河流流量大,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汛期长。 活动一:分析该河流的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活动二:根据流域的实际状况分析 自然 地形:下游地势低平 气候:夏季降水集中 水系:上游干支流洪水来量大, 下游河道弯曲泄洪不畅 人为 围湖造田,滥占河道; 上游植被破坏,导致下游泥沙淤积。 (1)判断不同河段易发的环境问题与自然灾害。 (2)分析该河流中下游易发生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