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1届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专题之文言文句式.ashx.ppt

发布:2017-03-24约5.99千字共5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大王来何操? ②沛公安在? ③客何为而来? “何操” “操何” “安在” “在安” “何为” “为何” 句子的特点: 1、都是疑问句, 2、疑问代词分别是“何”“安”“安”,它们分别作“操”“在”“在”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第一种类型: 1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 ) A、豫州今欲何至? B、童子何知?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E、不然,籍何以至此? F、项王曰:客何为者? C 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①忌不自信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④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不自信” “不信自” “未之有” “未有之” “不余欺” “不欺余” “未之闻” “未闻之” 句子的特点: 1、都是否定句, 2、代词分别是“自”“之”“余” “之” ,它们分别作“信”“有” “欺”“闻”的宾语, 3、宾语都前置。 第二种类型: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动词宾语提前条件之一: 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这类句子一般含有否定词: 翻译下列句子: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2)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涉江》) 2 下列句子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忌不自信 B、时人莫之许也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后世无传,臣未之闻也 C 第三种类型:(1)用“之” 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 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 )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 B、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D、夫晋,何厌之有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 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 去我三十里,惟命是听。 唯利是图。 无乃尔是过矣? 第三种类型:(2)用 “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是”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 唯利是图 唯命是从 唯你是问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3 ( ) A 沛公安在? B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 唯才是举。 D 尔何知? 4 ( ) A 城中皆不之觉。 B 唯余马首是瞻。 C 惟利是图。 D 马之千里者 B D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不然,籍何以至此? (司马迁《鸿门宴》) 2、“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四: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3、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4、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何以” “以何” “是以” “以是” 一是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二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提前。 三是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取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是”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四是介词宾语,也放在介词的前面。 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 1、( ) A 何以知之? B 未之有也。 C 安得广厦千万间 D 弗之怠 2、 ( ) A 其间旦暮闻何物? B 君何以知燕王? C 莫之或止 D 未之多见也 C A “莫或止之”, 3、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 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所以世人并没有认为他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否定句中宾语前置) 宋永章2007年9月 课前小练: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句式 1、秦,虎狼之国 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沛公安在? 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判断句 倒装句 :宾语前置 被动句 省略句 导入练习 考纲要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