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路基土方填筑技术交底.doc

发布:2019-02-18约1.1万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技 术 交 底 书 (三级) 交底单位名称: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编号:LJ-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 S3-12 施工部位 路基土方填筑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目录: 技术交底范围; 设计情况; 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 施工工艺; 质量标准; 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成品保护措施;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 附件及附图: 技术交底书; 交底签到表 技 术 交 底 书 编号: LJ- 单 位: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主送单位 一工区 编号 LJ- 工程名称 土方路堤 日期 交底正文: 1、技术交底范围 三淅高速LXTJ-7标路基土方填筑施工。 2、设计情况 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工程LXTJ-7标段,起止桩号为K30+880~K36+950,长6.079km。本项目路线起点位于五里川互通立交的设计起点,终点位于五里川服务区的设计终点;整体式路基宽度24.50m,桥梁与路基同宽;分离式路基宽度:12.75m,桥梁分离式宽度:12.50m,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3、开始施工的条件及施工准备工作 3.1、清表完毕,用压路机碾平场地; 3.2、人员组织安排到位、做好协调工作;   3.3、施工机械配备到位,调试机械;   3.4、施工便道通畅,人员及机械设备可直接进场作业。 3.5、 所用填料的含水量、湿容重、干容重、压实度,进行取样检验。 3.6、 用已鉴定过的全站仪定出控制轴线,场地边线,所用置镜点和后视点均采用已复测的设计院所交点。 3.7、人员、材料与设备 序号 岗 位 人数 职 责 1 施工现场负责人 1 负责现场施工总体策划、管理、协调 2 技术负责人 1 对现场施工技术把关、负责现场技术管理 3 专职质量检查员 1 负责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4 专职安全员 1 负责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保障工作 5 试 验 1 负责现场具体试验工作 7 技术测量人员 2 负责现场具体技术工作 8 工人 4 负责修边坡及指挥机械 3.8、一个工作面机具设备配置 设备名称及规格 数量 状态 挖掘机 2台 良好 推土机 2台 良好 平地机 1台 良好 8T撒水车 1台 良好 15T自卸汽车 6台 良好 20T、22T振动压路机 各1台 良好 试验检测设备 1套 良好 4、施工工艺 4.1、 土方路基填筑流程图 4.2 施工过程 基底处理→测量放样→卸填料土→推土机摊铺整平→碾压→平地机精平→压路机终压。 填方路基应分层填筑,满足上一层压实要求后,再填压下一层,压实前必须对含水量进行测定,含水量符合要求后再碾压,避免返工浪费。填筑过程中首先要控制层厚,按技术规范规定,每层压实厚度为 15cm、30cm 较为理想。但在实际施工中应按施工单位的压实机具性能来决定。并做试验段来确定最佳铺填厚度。为保证填方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当路堤在斜坡上填筑,其垂直路中线测得的原坡陡于1∶5时,原地面要挖成台阶状,横坡陡峻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必须在山坡上从填方坡角向上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坡度为2%,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 m,并进行夯实。为了进一步加强填方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在地质条件较差路段,建议在台阶部位增设铺筑土工格栅的施工工艺。 4.2.1基底处理 基底先用推土机初平再用平地机平整作成向两侧2﹪的横向排水坡后,采用压路机振动碾压处理基底,用灌砂法检测基底压实度,压实度大于93%时即可进行路基填筑。 4.2.2测量放样 根据施工图结合导线复测成果,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中心线,每隔20M,在中心线上钉一个木桩,并在木桩端部标一个小钉,以准确控制好道路的中心线。然后根据每个中心线点,分别放出边桩线。测量人员在现场用水准仪在边桩上测出控制标高,并用红线作出标记,并以此作为控制桩以控制上料的厚度和路基的宽度。 4.2.3作好临时汇水、排水措施 为了防止路基被雨水浸泡,必须作好临时汇水、排水措施如设置汇水池、开挖排水沟渠等措施,以加强对路基的保护。 4.2.4材料准备 利用开山石渣填筑路基,石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压实层厚的2/3。 4.2.5填料、摊铺、平整 开山石渣分层填筑,且尽量减少层数,填料层总厚度不得大于400mm。填料区段按照网格化布料,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平整,使填层在纵向和横向平顺均匀,以保证压路机碾压轮表面能基本均匀接触层面进行压实,达到最佳碾压效果。推土机摊铺平整的同时,应对路肩进行初步压实,保证压路机进行压实时,压到路肩而不致滑坡。初压工序之后用平地机精平,局部凹坑采用人工修整。 4.2.6碾压 在填料按照要求铺填完毕后,用选定的托式羊足碾进行碾压,在前四遍中,各试验段每压完一遍,进行一次相对密度和含水量检测,并做好记录;在第五遍至第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