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目录
一、任务来源1
二、编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
三、编写过程2
四、编写依据及原则4
1.编写依据4
2.编制原则6
五、规范的主要内容与技术关键6
参考文献12
JJF XX-201X
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制计量技术规范
编写说明
一、任务来源
本规范制定任务由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于2015 年下达全国标准物质计量技
术委员会(国质检量函[2015]146 号)。
二、编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地质分析标准物质在地质测试质量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地质样品
分析测试量值溯源和传递的依据。仪器设备的校准、分析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和分
析方法的评价等都主要是依靠标准物质来实现的。地质分析标准物质在地质调查
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全国1:20 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完成100 多
万件样品多元素的分析,主要依靠GSD (水系沉积物)、GSS (土壤)和GSR (岩
石)等系列地质分析标准物质(均已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建立的质量体系
实施的,使全国不同实验室和不同年份的分析数据能统一成图和对比,跨越省区
的全国地球化学填图得以顺利拼接,大大提高了勘探成果质量,产生了显著的社
会经济效益。土壤及沉积物中重金属顺序提取标准物质,作为监控样品连续3
年监控了21 个实验室参加的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的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形态
样品能力验证的比对分析,并被用来监控3 万余件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形态样
品的分析质量,分析数据质量良好,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提供了可靠的技术
支撑。
我国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工作起步比较晚,20 世纪70 年代末期中国地
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研究所最先研制了2 个超基性岩标准物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国家对资源需求的增加和矿产勘查力度的增强以及生态农业环境地球化学调
查与评价在全国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制的快速发展。地质分
析标准物质发展极为迅速,目前已完成500 余种国家标准物质。按国家一级标准
物质的数量排名,我国地质矿产标准物质研制的数量已经遥遥领先,为国家一级
1
标准物质最多的一个领域。
我国地质分析标准物质具有介质类型多、定值指标多和稳定性好等特点,标
准物质的类型包括岩石、矿石矿物、土壤和沉积物等各类介质,定值指标可多达
70 余项。目前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主要依据JJF 1006-94 《一级标准物质》
计量技术规范。该规范的使用范围广,适用于化学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及工程技
术特性一级标准物质的研制。由于地质分析标准物质具有其自身的个性,使用现
有的JJF 1006-94 进行研制过程中,难以解决不同类型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加工
工艺要求、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指标的有效选择、定值方法的确定、标准值
数据的判定和不确定度有效评估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根据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
行业特色,制定相应的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制计量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项目组拟研制的《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制计量技术规范》,是指导和规范
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制的标准,该技术规范的制订将使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
有一个统一的、适应行业特点的、规范化的技术准则和依据,以确保标准物质的
均匀性、稳定性、溯源性和定值准确性,推动地质矿产实验测试工作的不断发展,
有效提升地质矿产实验测试行业标准物质的研制水平。
三、编写过程
2009 年 8 月至今,该规范在前期文献调研,形成初稿的基础上,三次大范
围地广泛征求意见,大量听取地质、钢铁和环境等领域标准物质研制专家的意见
及建议,经过十余次的反复修改,最终形成现今的 《地质分析标准物质研制技术
规范》征求意见稿。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1)2009 年8 月至2010 年3 月,开展文献调研。
本项目组进行了大量的前期文献调研工作,重点研究并学习了一些相关的标
准物质研制技术标准、规范和指南等,主要包括:
国家计量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