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盘山榧极小种群保护种苗繁育技术规范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4-28约7.61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盘山榧极小种群保护和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目录

一、项目背景1

二、项目来源1

三、标准制定工作概况2

3.1标准制定相关单位及人员2

3.2主要工作过程2

四、现状要求3

4.1大盘山榧极小种群保护和种苗繁育技术相关要求3

4.2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要求3

4.3团体、企业相关标准4

五、标准编制原则、主要内容及确定依据6

5.1编制原则6

5.2主要内容6

六、标准先进性体现7

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标准的协调性8

7.1目前已有的标准情况8

7.2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相冲突情况8

7.3规范性引用文件情况8

八、社会效益8

九、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8

十、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8

十一、提出标准强制实施或推荐实施的建议和理由8

十二、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8

十三、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8

十四、反馈意见处理情况8

I

一、项目背景

随着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展,许多物种面临着栖息地的丧失、

气候变化、污染、过度开发和生物入侵等多重威胁,导致一些物种的数量急剧下

降,甚至出现极小种群的情况。极小种群是指那些在数量上已经降到非常低、面

临灭绝危险的物种种群。保护极小种群和进行种苗繁育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领

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成为科学家、环保组织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根据物种保护的不同标准,通常认为当种群数量低于50个个体时,种群就

会进入极小种群阶段,这些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急剧下降,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减

少,可能导致近亲繁殖,进而使物种的适应能力下降,最终陷入灭绝的困境。随

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许多物种的种群数量已经急剧下降。全球许多濒危

植物种群的数量在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个体之间波动,数量上的下降,使得这些物

种几乎失去了恢复和繁衍的能力。

小种群保护有助于延缓物种灭绝,维护生态平衡。其在生态系统中通常扮演

着关键角色,灭绝会对生态系统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保护小种群可以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防止物种灭绝,保存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

小种群保护还具有经济和科学价值,如药用植物、食材等。同时,它们在科学研

究中也具有重要价值,一旦灭绝,人类可能会永远失去探索其价值的机会。

小种群种苗繁育有助于保护数量稀少、面临灭绝威胁的物种。通过人工繁育

和野外回归,这些物种可以在自然环境中重新建立种群,从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

衡和多样性。育苗工作可以延缓物种灭绝的速度,可以使这些物种在野外环境中

适应并繁衍,从而避免其灭绝。通过监测和保护措施,可以确保这些物种在野外

环境中稳定生存,从而为未来的生态保护提供坚实的基础。

我国及浙江小种群种类多、个性化差异大,给保护和种苗繁育带来诸多困难。

本标准以红豆杉科极小种群大盘山榧为对象,对其濒危机制、保护策略、种苗繁

育开展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编制标准。可以为裸子植物其他物种

的相关保护和种苗繁育提供借鉴。

二、项目来源

由浙江农林大学向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提出立项申请,经浙江省

1

生态与环境修复技术协会论证通过并印发了《关于发布浙江省生态与环境修复技

术协会2025年度第三批团体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浙生环协〔2025〕25号),

项目名称是《大盘山榧极小种群保护和种苗繁育技术规范》。

三、标准制定工作概况

3.1标准制定相关单位及人员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为:金孝锋、何安国、张宏伟、鲁益飞、俞叶飞、陈子林、

韦福民、陈煜、韦盛忠、王智丹、徐晓峰。

3.2主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