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小兴安岭》教学设计-2017年10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设计教学主题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教材分析《美丽的小兴安岭》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与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共分六段,中间四段按照四季顺序描绘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象,每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景色。因此,此文有利于引导中年级学生感悟组段方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要求。同时,课文语言准确、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与语感。二、学生分析三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向高年级的阅读教学的过渡阶段,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过程中,对于学习此种类形的课文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再学起来就不会那么陌生了。课文的景色描写非常有特色,语句也很优美,相信学生学习起来一定会非常愉快与投入。三、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与丰富的物产。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课文抓住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3、激发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四、教学环境√□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1、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在“春、夏、秋、冬”各部分教学中,我将用配有相应文字的精美图片展现小兴安岭的美景。这样,在图文对照下,吸引学生注意力,直观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主动学习,有所感慨;直接展示教学难点,主导学生对重难点词句形象地理解,体会句子的生动描写,进而满怀喜爱之情,有所抒发。2、突破重点、难点 当教学中的知识要点、关键词句需要理解,而学生“若有所悟”又“启而不发”时,我将采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与语文学科整合,帮助学生理解,达到突破重点、难点的目的。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对照形象地理解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小鹿在小溪边欣赏自己的倒影”夏天“森林浸于晨雾、像利箭般的金光”;秋天“松柏更苍翠、落叶飞舞”;冬天“雪花飞舞、西北风呼呼”所描绘的种种景象与词句中准确用词的生动含义。3、情感熏陶,审美鉴赏 借用如画的美景吸引学生,引导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妙景象,体会用词准确。并机动地安排拓展欣赏环节,充分展现小兴安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教学环节(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1.导入: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大川,“小兴安岭”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3课,欣赏那里迷人的自然风光。教师板书:美丽的小兴安岭2.范读3、说说小兴安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的哪个自然段概括了文章的主要意思?4、这么美的小兴安岭在哪里呢?出示幻灯地图,了解它的位置听范读,边听边思考观察小兴安岭的位置听录音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认读字词,指导纠正易读错的字音。2、自由大声读文,看谁读得又快又好。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3、感受小兴安岭树多的特点,导学春之美。师背诵第一自然段导入:从中我们知道小兴安岭什么多?(板书:林海)春天来了,小兴安岭的树木美在哪里呢?点名读、齐读带拼音、去拼音的词语。自由读,完成问题。认真听,课件出示问题、地图、树木图片,让学生感受树木之美。三、感悟小兴安岭春之美。1、自由读轻声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树木的句子。品读春天树木之美。你从哪些词中体会到这种美?(指名读句子)。3、引导学生用换词、想像的方法体会“抽出”一词。4、用读把这种美传达出来。5、这段还写了哪些景物也很美?再接着读,画出所写的其他景物,画出自己喜欢的词。6、利用课件图文结合,引导感受春水、小鹿的美。7、总结:鼓励用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词或自己积累的一个词来总结小兴安岭春天的特点。板书8、师生合作读第二自然段(老师读树,女同学读春水,男同学读小鹿)强化对组段特点的感受边读边画出描写树木的句子,体会用词的巧妙,并有感情地朗读。画出描写的其他景物与自己喜欢的词。用一个词来总结小兴安岭春天的特点。课件出示图片,溪水声(配音),让学生感受春水、小鹿的美。四、感悟小兴安岭夏之美。导语:当我们还沉浸在小兴安岭生机勃勃的春天中时,夏天已经来临了。1、快速自由默读读第三段。其余思考,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用笔把写的景物画下来。2、引导总结,这段与第二段都是先写树木,再写树木周围的美丽景象。3、半扶半放指导学生用学春天之美的方法学习该段。5、练习说话启发联想。引导学生用“夏天的__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