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 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新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简要评价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北方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北方地区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地图、分析图表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农业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使学生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北方地区农业分布特点及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2.教学难点
-分析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理解北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同时展示北方地区田野风光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北方地区的乡村气息。
2.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田野画卷,大家知道歌曲中所唱的田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个地区吗?(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题--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
(二)讲授新课
1.北方地区的位置与范围(10分钟)
-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引导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位置。
-提问: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这些地理界线,并说一说北方地区与其他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与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有关?(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强调这些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展示北方地区的范围图,让学生观察北方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北方地区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地形(10分钟)
-展示北方地区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
-提问:北方地区的地形以什么为主?主要有哪些地形区?(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黄土高原)
-播放视频,介绍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及形成原因。
-组织学生小组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如下),比较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地形差异。
|地形区|地形特征|主要成因|
|----|----|----|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
-各小组完成后,选派代表展示并讲解表格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和完善。
-气候(15分钟)
-展示北方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北方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
-提问:北方地区属于什么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引导学生思考:北方地区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有利影响是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影响是降水集中在夏季,容易发生春旱和夏涝,冬季寒冷,容易遭受寒潮侵袭)
-展示不同季节北方地区的景观图片,如春季的麦田、夏季的暴雨、秋季的丰收、冬季的雪景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北方地区气候的特点及其对自然景观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河流(10分钟)
-展示北方地区主要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河流,如黄河、海河、辽河等。
-提问:这些河流的水文特征与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北方地区河流流量较小,汛期较短,冬季有结冰期)
-播放视频,介绍黄河的概况及治理情况,让学生了解黄河对北方地区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北方地区的河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