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车辆构造及检修课程教学改革构想.doc

发布:2017-08-15约3.08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车辆构造及检修课程教学改革构想车辆构造及检修课程的专业课教学主要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体,以知识系统为导向,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单一,已不能满足专业教育与岗位对接的要求,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 技工教育是一种培养具有全面的专业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对于学生来说,“会做”比“会说”更重要。车辆构造及检修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铁道车辆五个组成部分的构造及其检修,其理论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课程在内容的组织上,注重纵向的顺序及系统性、连贯性,偏重理论,传授知识效率高。但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情感陶冶等较为忽视,因而很难使学生达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目的。理论知识只有转化为实践知识后,才能被应用到工作中去。 实训教学是实践知识学习最为有效的途径。在实训教学中,学校利用大企业的丰厚的教学资源,与企业合作构建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生产现场中,通过实际生产体验,能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掌握车辆各部位拆、装、修的工作流程,了解岗位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亲自接触企业生产管理、人际关系、法律规则和劳动纪律等实际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积累职业经验。 例如,车辆修理工厂报废的轮对、轴承、轴箱、转向架、车钩、缓冲器等体积较小的关键构件,用于充实校内实训室的硬件设施,并作理论教学的实物教具;工厂的车体车间、转向架车间、总装车间,作为校外真实生产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依靠工厂具有的大场地和齐全的设施、完整工作过程,使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做一体,丰富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学校专职指导教师与工厂聘请兼职教师优势互补,共同指导实习,实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教学内容 车辆构造及检修课程是实践性突出的课程。重理论轻技能,重构造轻检修,黑板上练兵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很难培养出高质量职业教育人才的。根据“专业服务于行业,课程服务于专业”的思路,对铁道车辆专业就业于车辆厂、车辆段的检修工作及车辆运用等岗位群的分析,并根据在车辆厂实训基地对车辆不同部位检修分布情况,将教学内容调整与之对应,形成六大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成理论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相一致的模块教学体系,使“校”与“企”紧密联系,“工”与“学”交替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车辆不同部位检修分布情况,如车体车间对客货车车体及车钩缓冲装置的检修和组装,转向架车间对客货车转向架、轮对轴承轴箱等的检修和组装等。 形成六大模块,即模块一是铁道车辆的基本知识,模块二是轮对轴箱油润装置构造及检修,模块三是客、货车转向架构造及检修,模块四是车钩缓冲装置构造及检修,模块五是车体构造及检修,模块六是车内设备及检修。 2.实施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1)校内实训室的教学内容。在校内实训教室里,进行理论教学和部分专项能力训练。理论教学主要讲授铁道车辆的基本知识,重点学习客、货车的轮对、轴箱润滑装置、各种新型转向架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检修工艺和装备,车钩缓冲装置的构造、作用原理及检修工艺、车体和客车给水取暖装置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检修工艺等,采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具和现场教学等辅助方法,进行直观教学,化难为易,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由于校内实训室车辆实物构件、设施及场地有限,仅能进行部分的专项能力训练,如轮对外观状况及标记的检查,轮对检查器的使用;客、货车滚动轴承、轴箱装置故障检查等专项训练。通过讲、学、做、练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车辆构造和检修基本知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车辆检修岗位技能。 (2)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内容。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轮岗实训和顶岗实习的教学。在理论课学习期间,组织学生到转向架车间、车体车间和总装车间为期3周的专项能力训练,完成校内无法完成的专项能力训练,如熟练掌握客货车转向架故障检查和落成质量检查、车钩缓冲装置的各种故障检查及对车钩高度调整操作和车体架、落车作业操作等,使学生达到车辆钳工中级水平,毕业前通过考试取得中级证书。通过顶岗实习,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车辆的厂修生产组织、劳动组织、工艺流程、检修方法、工装设备和质量检验,具备和掌握主要检修工装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操作、使用及维护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3.更新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学校要根据铁道车辆技术的新发展,不断对教材进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的增加,删、并、改一些陈旧的或不适用的内容,构建适应生产技术进步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结构及内容更加科学。如:客货车新型的转向架和新型车钩、货车转向架斜楔式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