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教学改革构想(二).doc

发布:2018-09-09约3.72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文教学改革构想(二)     语文学科也可叫母语学科。先有母语,然后才有母语学科。因此,母语≠母语学科,即语文≠语文学科。学科的含义有二:按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学校教学的科目。中小学的语文学科不是研究母语及其运用方法与艺术的学问,如文字学、词汇学、文章学、写作学、修辞学等等;而只是教育学生熟练掌握母语的课程。因此,语文学科的“学科”同历史学科、数理学科的“学科”不是同一概念。前者只有上述第二个含义,后者则两个含义兼备。   一个词可以表示多个概念。语文一词确实可以表示语言文字、语言文章、语言文化、语言文学、语文课程等多个概念。但是,作为严谨科学的语文教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语文,它表示的只能是语言文字——我们的母语或者说国语即汉语。这,就是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   要明确汉语是什么,必须先明确语言是什么。语文教育界之所以至今说不清语文的含义,是因为语言学界至今未说清语言的含义,更未说清语言同思想与话语文章的联系与区别,相反,把语言同思想与话语文章混为一谈的语言理论却比比皆是。   语言学理论只是说,语言是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但这个定义用来解释思想和话语文章同样成立。因为用语言形成的思想和话语文章也是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哪里还有用语言形成的思想和话语文章不是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呢?语言学理论常常说,语言不同于言语,言语是说写出来的话语文章。但没有具体说明语言同言语究竟有什么不同,是内容不同,形式不同,还是内容和形式都不同?语言学理论还常常说,语言是思想的形式。但没有说什么是思想的内容。人们只知道,思想的形式和内容是互为表里而密不可分的,形式是有内容的形式,内容是有形式的内容,甚至可以说,形式即内容。因此,说语言是思想的形式,就等于说语言同时也是思想的内容,也就是说语言即思想。   也许是语言同思想和话语文章的关系太密切了:运用语言就是在产生思想或话语文章,构建思想或话语文章就是在运用语言。于是,几乎所有的语言学著作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语言混同于思想和话语文章。这样一来,语言学理论的核心——语言是什么——就成了一种自相矛盾的东西: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非交际工具;语言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语言的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既是约定俗成的,又是非约定俗成的。   其实,话语文章就是用语言形成的外显的思想,因为除此之外,世界上再也不存在外显的用人类语言构成的思想。   毫无疑问,语言存在于思想之中,甚至可以说,没有思想就没有语言。但这并不等于语言同思想没有本质的区别,就象纤维存在于植物之中,并不等于纤维同植物没有本质区别一样。   语言之所以能成为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因为它可以反复地从已有的思想中“拆卸”和“选调”出来用以交流新的思想。毫无疑问,这种可以反复地从思想中“拆卸”和“选调”出来的语言,只能是散嵌于思想中杂多的语词及其组成思想时约定俗成的性、数、格、位、时态等等的变化规则,而不是思想本身。由于汉语是非形态的“字本位”语言,用以组建思想时没有性、数、格、位、时态等等变化规则,因此,汉语就是汉民族通用的杂多而离散的语词文字,它同思想有明显的区别。   汉语和思想各有自己的互为表里而密不可分的内容和形式。汉语的内容就是杂多的概念即字词的义项,汉语的形式就是离散的字音和词形。而思想的内容则是对客观或主观世界反映和认识的结果,思想的形式则是对一定数量语词文字的叠嵌组合形态,是内隐或外显的音节流或词形链。汉语也不是思想的抽象形式。思想的抽象形式是对思想运行和表达的方法技巧——思维方法、说话技巧、文章作法之类的反映和认识的结果,它仍然是一种思想。   汉语是杂多的一个个事物的通用符号或者说代码,思想则反映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因此,汉语的基本单位是语词或概念,而思想的基本单位则是句子或判断。这就是为什么一个人如果对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没有新的认识,即使掌握了丰富的语言,也不能形成新的思想,即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然,有许多特殊的语词具有句子的形式,如成语、俗语、歇后语等;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语词也可以成为句子而充当思想的单位,如独词句。但这种情况不足以模糊和消弥汉语和思想的基本单位的区别。   汉语和思想各有自己的共性与个性。汉语的共性就是汉民族通用的字音、词形和字词的固定意义;汉语的个性就是散嵌于各个汉语使用者的话语文章即思想中的能体现不同使用者的音质、音调和笔迹的字音和字迹,以及因使用修辞手段而使语词由固定意义生发出来的临时意义。思想的共性则如前所说,就是对客观或主观世界反映和认识的结果,是对事物与事物的关系反映和认识的结果;思想的个性就是个人内隐的意识观念或外显的话语文章。   汉语只是散嵌于思想和话语文章中的语词文字,而不是思想和话语文章本身。这,就是语文教学唯一正确的逻辑起点。只有始终如一地明确和坚持语文的这一内涵或者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