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设计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PDF

发布:2017-06-27约8.15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北省武穴中学 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4 课时 铁盐和亚铁盐 湖北省武穴中学 徐倩 1. 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学情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 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中的“铁盐和亚铁盐”,教 材通过实验以及科学探究的形式,呈现Fe3+ 的检验方法、Fe2+与Fe3+ 的转化两个主要知识板块的学习。 在初中的学习内容中,学生曾从金属通性及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角度初步认识了铁元素的简单性质、铁 的冶炼以及铁制品的锈蚀与防护。在高中必修阶段,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物 质的分类”、 “离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等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已了解基本的实验操作, 知道盐的概念,掌握了氧化剂还原剂的基本判断方法,能够书写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以上 的知识基础都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2. 教学目标 ①初步运用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等手段获取信息,比较铁盐亚铁盐溶液的颜色不同; ②通过魔术展示和小组实验探究,掌握Fe3+检验的实验方法,体会化学的奥妙、打破迷信观; ③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微粒化学性质的方法,认识Fe2+ 的还原性以及Fe3+ 的氧化性; ④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的现象,能尝试书写相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⑤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初步了解实验探究的基本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操作完成对Fe2+ 、Fe3+相互转化 条件的探究并进行归纳总结; ⑥认识Fe2+与Fe3+相互转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Fe2+ 、Fe3+ 的相互转化的条件分析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感 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初步形成运用化学知识服务社会的意识; 3.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Fe3+ 的检验方法;知道Fe2+与Fe3+之间的转化条件 【难点】Fe2+与Fe3+之间的转化条件的科学探究;书写相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4.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核心教学思想是“实验教学法”,以“学生实验”为主体穿插了教师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小小棉花团不仅使得上层溶液更好呈现出来,也展现了小事物也有大用途(过滤)的 思想观;学生实验的开展,在实验前,以平等性、发展性原则进行分层再分组,选出小组长,实验记录员, 由小组长协调统筹;先由教师演示实验初步创设一个实验场景,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实验;实验开展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观察学生实验进展;实验结束后,各小组组长汇报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整个学生实 验开展过程中,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考虑到了知识与实验的整体性。 5.实验用品 教师药品:FeCl3 溶液,FeCl2 溶液、KSCN 溶液、铁粉、新制氯水; 道具:白纸、木剑、纸槽; 学生药品:FeCl 溶液、FeCl 溶液、KSCN 溶液、锌粉、、KI 溶液、维生素C 、H O 溶液、稀HNO 3 2 2 2 3 溶液、KMnO4 溶液;各试剂均自带有胶头滴管;试管若干支、铁勺一个、废液缸一个; 6.教学过程设计 1 湖北省武穴中学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现场演绎巫师杀鬼的场景; 通过迷信故事的演 到底是不是杀了鬼呢?我们这节课 对古代封建迷信的杀鬼场景产生好 绎,激发学生的学 来揭晓谜底。 奇、疑惑 习兴趣,调动学生 新课引入 【板书】铁盐与亚铁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