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育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绪论
一. 选择题
1.B 2.A 3.B 4.B 5.A 6.B 7.D
二.填空题
1.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规律
2.教育学
3.夸美纽斯
4.<<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克鲁斯卡娅
5.霍姆林斯基
6.儿童;从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
7.夸美纽斯
8.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
三.简答题
1.答:
(1)人性论。他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重视后天的教育。
(2)因材施教。朱熹说:“夫子教人各因其才”。
(3)启发。“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道德教育的内容是“人、礼、孝”,“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6)身体力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言必行,行必果”。
(7)改过迁善。“见贤思其焉,见不贤而自省”,“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8)教师观。他认为教师必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答:
(1)关于教育的目的
(2)关于教育的必要性
(3)建立一种新的教育体系,即人人都能够受教育。他提出了“泛智”的思想,所谓泛智教育,不是要求人人通晓一切知识,而是学习一切最重要的事物的原则、原因和用途
(4)教学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
3.答:
(1)关于教育的本质,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的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来自教育过程之内,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教育目的,而不应该教育的外部去寻找一个目的强加给教育,即是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的生长下去。
(3)关于教育方法,他认为,从做中学,不断改造自己的经验
(4)关于教育的思维方式,他认为,教育理论应该排除“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把各种看似矛盾的二元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杜威的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4.答:
(1)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观念
(2)反思实际的教育行为
(3)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
(4)形成初步的教育信念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C 2.A 3.B 4.D 5.A 6.D 7.A 8.B
二.填空题
1.生产力尺度;生产关系尺度;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统一尺度
2.古代教育;现代教育;原始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的教育;封建社会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3.道德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4.途径;动力
5.教育现代化
6.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知识社会
三.简答题
1.答:
(1)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
(2)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答:
(1)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2)教育的无阶级性、平等性
(3)教育内容简单
(4)教育手段和方式单一
3.答:
(1)古代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教育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还具有等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4.答:
(1)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2)培养目标的现代化
(3)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4)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5)教育设施的现代化
(6)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7)教育管理与评价的现代化
5.答:
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而教育改革又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途径与动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必须通过教育的整体深层次变革,包括从教育理念更新、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结构的调整,到教育目标重新设立、课程与教材改革、教育手段方法现代化,再到教师专业化和教育价值取向多元化等。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B 2.B 3.B 4.D 5.D
二.填空题
1.根据;资源
2.经济功能;政治功能
3.全局性;基础性
4.基础设施;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
5.培养人
6.传播交流文化;选择提升文化;创造更新文化
三.简答题
1.答:
(1)经济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规模与发展速度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3)经济结构和布局制约着学校结构和布局
(4)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制约着教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5)经济发展通过对人才和知识的需要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6)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
2.答:
(1)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培养大批的政治法律人才,直接为一定的社会政治服务
(3)教育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3.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