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管理思想史》教案(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方管理思想史》
教案
曹卫红
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西方管理思想史》是工商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而管理思想的历史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课程。很多年以来,无论是工商管理界,还是大专院校管理专业一般都不重视管理思想的研究,即使在国外也是如此。亨利??福特就认为:历史“或多或少是些废话”,而我们今天所作的一切,才是有实际意义的历史。人们一直认为,了解历史不是经理们的头等大事。因为他们太忙,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太多太快,他们没有时间去对照五十年甚至几百年前作者们的劝诫反省自己。
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有始有终。管理也是如此,管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但管理要发展成为一种真正的专业并不断得到成熟与完善,必须回顾与研究管理发展的历史与过程。正如美国学者W.J.邓肯所言:“我们应该回顾历史,因为要从中学到将来所需要的东西。除了历史我们别无所有,有头脑的管理者不会置良好的建议于不顾,无论它们出自何处、何人。对于重视它的人,管理史充满了价值。”
如果认真分析,人们不难发现,许多今天的工商业问题并非新问题,许多非常相似的问题,其实在过去人们也经常碰到并且早就被当时的管理者解决了。
管理的许多基本方法和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没有时间性的,至少我们可以通过仔细研究过去,可以借鉴前人的宝贵经验,避免做像重新发明轮子一样的重复劳动。历史是思想和知识的宝库,可以被改造并应用于今天的实践。
通过研究管理思想的演变,就能了解到管理思想及其研究方法的起源,追溯其发展过程,透析每个时期的文化环境,能给我们提供一个加快知识综合进程的概念轮廓。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历史是一种普遍的经验,它确实比一个人经验都更长久、更广阔、更多样。”
正因如此,我们开设西方管理思想,其目的就是以历史为线索,通过管理思想的演进过程,了解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及思想,从而使我们学会分析不同管理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得与失,并促使我们能对当代管理理论及其发展趋势有进一步深入地理解。
了解过去,是为了把握现在,洞察未来。
导 言
一、管理思想研究的基本要素——人、组织和管理
1、人——是研究人类、组织和管理的基本分析单位。
人类学家认为,人类刚刚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时候,只是一种群居的类人猿。他们靠着猿猴群来保持生存;猿群经过长期的演变,进化为人群,组成原始人群,也称原始群。原始群是人类社会由猿到人过渡中的最基本的组织。它与动物本能的群居有着根本的区别,它已不再是猿猴群,而是人类的协作体。人类从一开始就是以组织的形式存在的。正是伟大的集体劳动的力量,使人类有可能战胜洪荒时代,得以生存下来。
2、组织——是个体能力的延伸,是满足个人无法实现的需要的一种群体结构。
自古以来,人类都是以组织的形式生存和发展的,也正是由于人类的组织性,使它能够利用自然,战胜自然。
正如荀子所言:“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义。故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人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伤,伤则不能胜物。”
3、管理——是有组织的人类活动中旨在协调组织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关系,增强组织有效性的一系列活动。
举例说明管理的必要性。
二、管理思想研究所涉及的文化范围
1、经济方面——是指人同资源的关系。
资源可能是人制造的,也可以是天然的;既包含着可被利用来实现某种既定目标的有形物质,同时也包含着人们的思想、努力等无形的资源。资源稀少,而要实现的经济目的很多,所以,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分配产品和劳务以及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分配资源的方法。从历史上看,分配资源的方法一般为传统的方法、命令的方法和市场的方法。
不同的资源分配方法对管理人员如何从事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即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决定着不同的管理方式。
2、社会方面——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文化中,人与人的关系。
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为了生存,人们的目标又是多样的,人们发现,为争取共同的生存或促进个人目标的实现,造成集体是有好处的。而形成组织的首先是具有不同的需要、不同能力和不同价值准则的人。因此,所有加入集体的人都要遵循一个“契约”,即为了维护该集体而定出关于如何行动的共同章程和协议。这个不成文的但却具有约束力的“契约”对人们的行为以及应如何相处等作了规定。价值准则,即确定某种类型的行为是否适宜的文化标准,也是社会相互作用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文化中,其价值准则也是不同的。管理的成效受到个人于集体的关系以及普遍存在于文化之中的社会价值准则的影响。
3、政治方面——是指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个人于改进的关系包括为建立社会秩序和保护生命财产而作出的法律和政治的安排。维护秩序和纪律的政治机构可采取各种方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