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节 呼吸系统基础知识.ppt

发布:2019-01-09约5.88千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主讲:敬启松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呼吸系统基础知识 组成: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胸膜、胸廓及膈。 功能:进行气体交换,并具有防御、免疫、神经内分泌及代谢功能。 病因:以感染最常见,其它致病因素有大气污染、吸烟、变态反应、创伤及肿瘤等。 常见症状:咳嗽与咳痰、咯血、胸痛和肺源性呼吸困难。 思考题 1、痰量较多、呼吸功能尚好的支气管扩张患者最适合的排痰措施是 A.有效咳嗽 B.拍背与胸壁震荡 C.湿化呼吸道 D.体位引流 E.机械吸痰 2、听到患者带金属音的咳嗽时应警惕 A.喉炎 B.肺脓肿 C.肺癌 D.哮喘 E.左心功能不全 3、痰液有恶臭味,应考虑感染的病原菌是 A.肺炎链球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厌氧菌 D.真菌 E.结核菌 4、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是 A.咳嗽 B.咳痰 C.呼吸困难 D.胸痛 E.咯血 A、有效咳嗽 B、拍背与胸壁震荡 C、湿化呼吸道 D、体位引流 E、机械吸痰 5、适用于长期卧床、久病体弱、排痰无力者的是 6、适用于痰量较多而咳嗽反射弱的昏迷患者的是 呼气性呼吸困难的发生原因是 A.大气道狭窄梗阻 B.广泛性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 C.肺组织弹性减弱 D.上呼吸道异物刺激 E.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性 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三凹征是指 A.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 B.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呼气时明显下陷 C.胸骨上窝、锁骨下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 D.胸骨下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 E.胸骨上窝、锁骨下窝和肋间隙在呼气时明显下陷 严重肺炎引起混合性呼吸困难的发生原因是 A.大气道狭窄、梗阻 B.广泛性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 C.肺组织弹性减弱 D.上呼吸道异物刺激 E.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性狭窄 患者在洗漱、入厕等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呼吸困难程度为 A.无呼吸困难 B.轻度 C.中度 D.重度 E.危重度 大咯血是指1次咯血量大于 A.50ml B.100ml C.200ml D.300ml E.400ml 2.饮食护理  大咯血者暂禁食 小量咯血者宜进少量温凉流质饮食,多饮水,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及时为病人漱口,擦净血迹 3.病情观察 咯血的量、次数、速度 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心率、瞳孔及意识变化。 一旦发现窒息,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抢救。 (三)心理护理 应守在病人床旁,安慰病人,说明情绪放松有利于止血。 咯血患者饮食护理错误的是 A.大咯血者暂禁食 B.少量咯血者宜进少量或温凉的流质饮食 C.可饮用浓茶、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 D.多饮水 E.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大咯血的患者不宜 A.咳嗽 B.屏气 C.绝对卧床 D.少交谈 E.禁饮食 结核性胸膜炎胸痛患者取 A.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 B.去枕平卧位 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D.端坐位 E.患侧卧位 (四) 辅助检查 动脉血气分析:判断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 肺功能测定:了解肺功能障碍程度和类型。 胸部X线、CT检查:病因诊断。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 与呼吸道痉挛、呼吸面积减少及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呼吸功能受损导致机体缺氧有关。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护理措施】 (一)气体交换受损 1.环境与体位  协助病人采取身体 前倾坐位或半卧位, 有利于病人的呼吸。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2.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呼吸困难的特点、呼吸频率、深度、节律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护理措施】 3.氧疗和机械通气的护理 合理氧疗是纠正缺氧、缓解呼吸困难最有效措施 缺氧不伴CO2潴留,一般流量(2-4L/min)面罩给氧 缺氧伴CO2潴留,应持续低流量(1-2L/min)鼻导管或鼻塞法给氧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护理措施】 4.用药护理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祛痰药及呼吸兴奋剂,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5.心理护理 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增加巡视次数,以缓解其紧张情绪。病人烦躁时设法分散其注意力,指导病人作深而慢的呼吸,以缓解症状。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护理措施】 (二)活动无耐力 1.休息与活动 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 2.呼吸训练 指导病人采取有效的呼吸技术,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改善呼吸功能。 3、逐步提高活动耐力 二、肺源性呼吸困难 【护理措施】 思考题 A 思考题 B 思考题 D 三、咯血 咯血: 指喉及其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腔排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