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工程 第2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x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工程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说课稿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基因工程第2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本节课主要围绕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展开,包括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以及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等环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及其原理,为后续学习基因工程的应用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2.增强学生的生物技术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基因工程在生物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3.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和伦理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高中生物必修阶段的遗传学知识,包括基因的分离和组合、DNA的复制和转录等基本概念。此外,学生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变异等也有一定的了解。这些知识为学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奠定了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生普遍对生物学领域的新技术和应用充满好奇,对基因工程这样的前沿科技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具备较强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快速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学习风格上,学生中既有偏好理论学习的,也有喜欢动手操作的,因此需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时,学生可能对复杂的实验步骤和原理感到困惑,尤其是在理解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基因导入和检测等环节时。此外,对于非生物学背景的学生来说,可能难以将遗传学知识与基因工程的具体操作联系起来。此外,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可能遇到实验失败、数据不准确等问题,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分析原因并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基因工程实验操作模型、显微镜、DNA提取和电泳设备、电脑、投影仪。
2.课程平台:学校生物实验室预约系统、在线实验视频教程平台。
3.信息化资源:基因工程相关实验操作步骤动画、基因工程发展历史资料、在线基因编辑工具演示。
4.教学手段: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实验操作指导。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基因工程是什么吗?它有哪些应用呢?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2.讲授新知(20分钟)
-目的基因的获取:
-介绍目的基因的来源,如基因库、基因合成等。
-讲解目的基因的提取方法,包括DNA提取、PCR扩增等。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介绍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如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等。
-讲解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如重组DNA技术、基因克隆等。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介绍受体细胞的种类,如细菌、酵母、动物细胞等。
-讲解基因导入方法,如转化、显微注射等。
-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介绍目的基因的检测方法,如分子杂交、PCR等。
-讲解目的基因的鉴定方法,如蛋白质检测、酶活性测定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分组讨论,总结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基因工程在哪些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引导学生思考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
5.作业布置(5分钟)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加深对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理解。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撰写一篇关于基因工程在医学领域应用的短文,字数不限。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基因工程的伦理问题:介绍基因工程在克隆技术、基因治疗等领域的伦理争议,探讨人类基因编辑的道德界限和责任。
-基因工程的应用案例:搜集并整理国内外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如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基因治疗技术的进展等。
-基因工程的最新研究动态:关注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发展,了解其在我国及全球范围内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
2.拓展建议:
-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推荐阅读《基因革命》、《基因工程与生物技术》等书籍,了解基因工程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观看科普视频:推荐观看国家地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