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发布:2025-03-30约3.29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陈情表》《项脊轩志》联读为核心,旨在通过深入解读两篇文章的文本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文言文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技巧。课程设计遵循以下思路:

1.导入新课,激发兴趣:通过回顾已学文言文知识,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梳理文本,感知内涵:带领学生分析《陈情表》和《项脊轩志》的文本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让学生感知两篇文章的内涵。

3.深入解读,拓展思维:通过课堂讨论、问题引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两篇文章,挖掘其中的情感、思想和哲理。

4.实践运用,提升能力:设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和鉴赏能力。

5.总结反馈,巩固成果: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反馈,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核心素养目标

1.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学习《陈情表》和《项脊轩志》,使学生能够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对文言文的欣赏能力和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认知。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两篇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语言建构与应用:培养学生能够准确、流畅地使用文言文进行表达,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在现代汉语中恰当运用古文的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对文学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能够在阅读中体验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是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知识层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掌握了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和词汇,能够独立阅读简单的文言文材料。在能力层面,学生具备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能够对文本内容进行简单的解读,但深入理解和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尚需提高。

在素质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缺乏对文言文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理解。行为习惯上,学生较为活跃,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较高,但个别学生可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方法不当等问题。

对学生而言,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增强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然而,文言文的抽象性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需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提前发放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教材,确保每位学生能够自主预习。

2.辅助材料:搜集《陈情表》和《项脊轩志》的背景资料、作者简介及名句赏析,准备相关的PPT和视频资料,以便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基本教学工具,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安排座位,预留足够的空间进行分组讨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开场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如《出师表》中的经典语句及其意义,接着简要介绍《陈情表》和《项脊轩志》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讲授新知(20分钟)

a.分析《陈情表》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李密的忠诚与悲壮。

b.解读《项脊轩志》的文本,重点讨论归有光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c.对比两篇文章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作者在文言文创作中的个性化特点。

3.巩固练习(10分钟)

a.让学生自主分析两篇文章中的难句,讨论其含义和修辞手法。

b.设计几个问题,要求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回答,以检验他们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4.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陈情表》和《项脊轩志》在文言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和文学价值,同时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5.作业布置(5分钟)

a.要求学生课后复习《陈情表》和《项脊轩志》,并撰写一篇短文,分析两篇文章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b.布置一道文言文翻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以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拓展与延伸

1.提供拓展阅读材料:

a.《陈情表》的姊妹篇《陈情赋》,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密的其他文学作品,感受其文学风格。

b.《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的其他散文作品,如《陶庵梦忆》,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归有光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感情。

c.收集古代文言文中的其他名篇,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供学生课后阅读,加深对文言文的了解和欣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