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血液讲课.ppt

发布:2017-05-09约5.21千字共8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类红细胞中,有的含有Rh因子,凡红细胞含有Rh因子的属Rh阳性; 没有Rh因子的属Rh阴性。 人类血清中不含有Rh天然抗体; 但Rh阴性人接受了Rh阳性的血液后,由于红细胞含有Rh因子,可使受血者产生抗Rh抗体,以后若再次输入Rh阳性的血液可因Rh抗原和抗Rh抗体相遇而发生凝集反应。 因此,在重复输血时,即使是输同一个给血者的血液,也应重做交叉配血试验,以避免可能由于Rh血型不合而引起输血反应。     第一次输血:  Rh阴性 Rh阳性 Rh抗体 Rh阳性 抗原抗体反应 血液凝集 Rh抗体 第二次输血: ①若输过血,怀孕后其孕儿为Rh+者,孕妇的抗Rh+的抗体 可通过胎盘导致胎儿溶血。 ②第一次孕儿为Rh+,胎儿的RBC因某种原因(如胎盘绒毛脱 落)进入母体,或分娩时进行胎盘剥离过程中血液挤入母 体,孕妇体内产生抗Rh+的抗体。  第二次妊娠时,孕妇体内的抗Rh+的抗体,通过胎盘导致 胎儿溶血。 临床意义: 第一次输血不必考虑Rh血型,第二次输血需考虑Rh血型是否相同。 1.输血: 2.妊娠:Rh-的母亲 四、输血的原则: ㈠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 ㈡同型血相输; ㈢交叉配血试验。 供血者 受血者 红细胞 红细胞 血清 血清 主侧 次侧 (1)主侧和次侧均无凝 集反应—配血相合 (2)主侧有凝集反应— 配血不合 (3)主侧不凝集,次侧有 凝集反应—输血慎重 (应急、缓慢、少量) 并避免输血反应 A、 B、 AB、O 抗A、抗B、 抗A和抗B、无 无 O AB 无 A 、 B AB B AB 抗A、无 B B A AB 抗B、无 A A 血型 凝集素 凝集原 血型 供血者 受血者 五、输血的几种类型 异体输血: 自体输血: 成分输血: 献血前注意事项: 要注意适当休息,充足睡眠。 合理安排饮食: 一般来说,在献血前一天晚上及献血当天早上,不应进食油腻食品以及含油脂较多的芝麻、大豆、豆浆等。可以吃一些较为清淡的食品,如稀饭、面包、馒头等。 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思 考 题 1.红细胞的特点是( )。 A.正常呈双凹盘形,具有可塑性变形的 能力 B.平均寿命120天 C.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抵抗能力 D.比重比血浆大,但红细胞沉降却很慢 E.以上各项都对 2.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血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E.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3.在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中心静脉压 B.细胞外液晶体渗透压 C.血浆胶体渗透压 D.毛细血管动静脉端的压力差 E.脉搏压 4.内源性凝血( )。 A.由内因子Ⅻ激活开始 B.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短 C.需要因子Ⅲ参与 D.不需要Ca2+参与 E.不需要因子Ⅷ参与 作 业 1.简述血浆和血清的区别。 2.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并指出内源性 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异同点。 3.什么叫血型?说明输血的基本原则。为何 同型血相输还要做交叉配血试验? 再 见 淋巴细胞 T细胞: ① 具有细胞免疫功能 ② 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 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三、血小板生理: 数量: 15-45万个/mm3 功能: ① 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② 参与生理止血 第四节 血液凝固 一、生理止血: 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但在正常人,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称为生理止血。 出血时间: 出血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生理止血功能的状态。 正常出血时间为1-4分钟。 血管破损 血管挛缩 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 生理止血的过程: 血管破损 血管挛缩 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 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 二、血液凝固: (一)凝血的过程 1、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凝血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blood clotting factors),其中已按国际命名法用罗马数字编了号的有12种。 因子Ⅰ 纤维蛋白原 因子Ⅱ 凝血酶原 因子Ⅲ 组织凝血活素 因子Ⅳ Ca2+ 因子Ⅴ 前加速素 因子Ⅶ 前转变素 按国际命名法编号的凝血因子 编号 同义名 编号 同义名 因子Ⅷ 抗血友病因子 因子Ⅸ 血浆凝血激酶 因子Ⅹ 斯图亚特因子 因子Ⅺ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因子Ⅻ 接触因子 因子ⅩⅢ 纤维蛋白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