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转录讲课.ppt

发布:2017-05-10约9.5千字共10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膜虫rRNA内含子的二级结构 四膜虫rRNA的剪接采用自我剪接(核酶)方式。 rRNA前体(35S), 内含子(9S)414核苷酸 5′-端核苷酸序列 目前研究最多的核酶是 小分子RNA核酸内切酶家族: 锤头核酶, 发夹核酶,丁肝病毒等. 核酶的结构特点: 通常由60个核苷酸左右组成, 底物部分:含有GU序列 催化部分:锤头结构, 3个茎, 1-3个环 保守序列:13个碱基 人工设计的核酶 黄线表示合成的核酸分子 细线表示天然的核酸分子 X 表示一致性序列 箭头表示切断点 核酶研究的意义 核酶的发现(Cech和Altman)1989诺贝尔化学奖; 核酶的发现是对传统酶学的挑战; 利用核酶的结构设计合成人工核酶 。 对解决早期进化和生命起源具有革命性意义。 酶的制造需要基因和RNA指导,而基因和RNA的合成也需要酶,那么RNA DNA和酶(蛋白质)首先产生的是什么?没有基因编码的酶如何产生?没有酶组装和控制的基因如何产生?一旦当人们接受:RNA是早期的催化分子而不是蛋白质。那么RNA既可以作为早期的催化分子,又可以形成基因。RNA可以拼接,催化,复制,并且在没有酶(蛋白质)存在时影响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后,由于它的有效催化性取代RNA作为主要的酶。 RNA可以作为复制的模板,和酶,指导DNA的合成,由于DNA的稳定性,DN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取代RNA 澳大利亚Adelaide大学Symons实验室: 人工合成一个13寡聚核糖核苷酸 一个天然41寡聚核苷酸(类病毒RNA) 在体外实验中可以形成锤头结构 天然的41寡聚核苷酸水解:9,32个核苷酸两片段 已合成切割H-ras肿瘤基因的核酶, 通过电穿孔的方法导入人黑色素瘤细胞, 可以改变肿瘤的表型。 建立切割HIV-1病毒RNA核酶的细胞模型。 六. mRNA的编辑(mRNA editing) mRNA转录后出现核苷酸的替换,插入或缺失,改变DNA模板来源的遗传信息,翻译出氨基酸序列不同的多种蛋白质。 RNA编辑的生物学意义: 1、扩充遗传信息 产生多种表达产物,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产生功能用途的分化。 DNA上的基因数要比表达的蛋白质种类少。估计10万个基因,实际3万个基因。 2、校正作用 3、调控翻译 通过编辑可以引入或去除起始密码子或终止密码子 谢谢大家! AATAAA 切离加尾 转录终止点 修饰点 转录起始点 -25bpTATA盒 CAAT盒 GC盒 增强子 外显子 翻译起始点 内含子 OCT-1 OCT-1:ATTTGCAT八聚体 顺式作用元件 D TATA A B DNA TATA F E 2、 RNA聚合酶与模板DNA的结合需一系列转录因子( TF )的参与。 RNA聚合酶 转录因子(TF):能与顺式作用原件识别、结合,调节真核基因转录的蛋白质,称为转录调节因子,简称转录因子,也称反式作用因子。 参与RNA-polⅡ转录的TFⅡ TBP:TATA binding protein, TATA结合蛋白 TAF: TBP associated factor, TBP辅因子,不同基因TAF不同 CTD: RNA-polⅡ大亚基羧基末端结构域 3. 转录起始前复合物 (pre-initiation complex, PIC) 真核生物RNA-pol不与DNA分子直接结合,而需依靠众多的转录因子。 POL-Ⅱ TFⅡF ⅡA ⅡB 由RNA-Pol Ⅱ催化转录的PIC POL-Ⅱ TFⅡF ⅡH ⅡE TBP TAF TFⅡD-ⅡA-ⅡB-DNA复合物 TATA ⅡA ⅡB TAF ⅡH ⅡE CTD- P PIC组装完成,TFⅡH使CTD磷酸化 (二)转录延长 RNA-pol前移,核小体移位和解聚现象。 与原核生物大致相似, 没有转录与翻译同步的现象。 RNA-Pol RNA-Pol RNA-Pol 核小体 转录延长中的核小体移位 转录方向 (三)转录终止 —— 和转录后修饰密切相关。 转录终止修饰点: DNA读码框架下游的一组AATAAA和GT共同序列, 参与转录终止过程, 这些序列称之。 5’ ------AAUAAA- 5’ ------AAUAAA-- Poly (A) mRNA 核酸酶 -GUGUGUG AATAAA GTGTGTG 转录终止的修饰点 5’ 5’ 3’ 3’ RNA-pol 3?加尾 五、RNA生物合成抑制剂 定义:能阻断、抑制或干扰RNA的代谢过程,最终抑制转录的一类化合物,称RNA生物合成抑制剂。 分类: 按照抑制剂作用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