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装电影中的古代礼仪杨扬.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24
合人物性格的语言韵律感,才具有艺术审美的价值。
结语
我们经常会听到观众抱怨一些历史题材电影的
语言过于“现代”,这除了是剧本创作者、导演的问题,
演员自然也脱不了干系。《花木兰》中男女主角的语
言现代感十足;《赤壁》上部中林志玲的戏份虽不多,
但其“娃娃音”还是比较影响观众对小乔的期待,
在下部中小乔的声音改由专业配音演员配音。黎明
算是台港演员中普通话较为流利的,但在《梅兰芳》
中的语言呈现与大放异彩的配角们相比仍然差强人
意 ;周润发虽然有《卧虎藏龙》、《满城尽带黄金甲》
中真声演绎的基础,并且在拍摄《孔子》期间苦练
台词,但是其真声最终在该片放映时仍然遭到弃用。
当前的历史题材电影语言创作中,最突出的问题就
是对人物语言形态表现的错位和缺失。我们常说以
形写神,形之不完,神何以存。齐白石老人也说 :“太
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演员以自我语言代角色语
言,只有自我没有角色,说到底还是语言的创作意
识薄弱,不重视创作依据和创作方法的结果。历史
人物也是生活中具体的人,必须遵守历史的真实性。
我们承认历史题材与当代生活的距离,但承认距离
并不代表演员可以不顾历史,无视人物的语言创作
规律。超越角色是可能的,但要在历史条件允许的
范围内,在历史的、生活的基础之上。忽视语言的
历史感、脱离人物,表演自然也就缺乏真实感。不
真则不信,不信何谈审美。
历史题材电影表演创作不应是无源之水、无本
之木。演员应该注重自身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注
重学习传统艺术表现的原理和法则以及其中变化出
来的技法。历史与现代之间似乎隔着一道漫长的时
空隧道,但又有古人与今人的情感在其中相互传递。
这种情感的表达就是演员表演的重要内容。历史题
材电影中的角色创造,既要言行有据、演得真,又
要敢于突破与夸张,使角色在思想境界与艺术境界
上都达到完美。不同类型、不同题材的电影拍摄方
法不同,表演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只有对中国历
史题材电影表演创作经验与方法进行不断地总结与
提高,才能推动这一题材类型的电影创作健康地持
续发展。
(韩伯维,讲师,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
100024?)
自 2001 年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获得巨大成
功后,《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夜
宴》以及《赤壁》、《花木兰》、《孔子》、《锦衣卫》、《苏
乞儿》、《大兵小将》等等古装电影相继问世,奠定了
其在国内电影的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所取得的
成功是显而易见的。一部古装电影的成败具有众多复
杂因素,讲究和遵照历史古装电影中每一个人物形象
的细小动作,“细中见戏”是创作好的古装电影的关
键所在。中国古装电影中所呈现出的大量中国古代
礼仪性动作,也就成为古装电影表演中的重要特色之
一。
一、从形式到仪式 :
古代礼仪在古装电影中的动作表现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
和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经历了众多朝代的兴
与衰、起与落,中国的古代民俗礼仪也随着这些朝代
的变化产生了演变。礼仪的规范也因人的地位和身份
有所区别。同一礼节在不同的朝代中产生的微小变化
就代表着另一个朝代的开始。一系列礼仪动作中传达
的是那一个特定时代中人的神韵风度。因此演员表演
中对礼仪的误用和误读都会影响观众对于历史解读的
中国古装电影中的古代礼仪
文 杨扬 韩伯维 /Text/?Yang ?Yang ?Han B?owei
?提要 : 近些年中国古装电影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古装片的商业价值和艺术品味得到了广泛关
注。此类影片中大量中国古代礼仪性动作的出现,不仅传达出人物历史风貌和时代特色,并且成为此
类电影表演的重要特色之一。但是,我们看到大多数演员在拍摄历史题材电影塑造古典人物形象时,
对古代礼仪的掌握和运用不精准,这导致了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塑造产生了一定偏差。基于此,本文针
对古装电影中塑造人物形象时主要涉及的部分古代礼仪动作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对古代礼仪在古装电
影中的审美价值进行了一番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古装电影 古代礼仪 动作表现 审美呈现
The ?Cerem?ony i?n Chi?nese ?Costu?me Mo?vieAR?T T?ECHNO?LOGY ?艺术与技术 125
?准确性。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某些古装电影中,对古代
礼仪知识的模糊认识和不严谨的创作态度,导致在影
片中充斥着大量的违背历史文化的明显错误,这直接
影响到作品的历史真实性和艺术真实性,出现了“戏
说历史,戏说文化”的不正确的电影文化现象。
古装片中礼仪性动作的准确性,尤其需要明确和
强调。如果我们不是认真、系统地研究中国古代文化
下的民俗礼仪动作,就不能准确地传达历史人物身份,
也就暴露出我们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贫乏,从而
造成大量的缺失与放弃。古装电影的创作必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