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蛋白的检测与临床意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反应蛋白的检测与临床意义
第一部分 CRP的生物特性
C-反应蛋白的结构
1930年Tillett和Francis首次阐述CRP是一种能和肺炎链球菌的夹膜C多糖结合,由5个相同的亚单位(23KD)以非共价键聚集形成的环装五聚体蛋白。1941年正式命名为CRP。
健康状况下的CRP正常范围
所有年龄段: 6mg/L (平均低于 1mg/L)
新生儿: 3.2mg/L (平均0.32mg/L)
儿童: 2.2mg/L (平均 0.16mg/L)
成年男性: 5.2mg/L (平均0.55mg/L)
成年女性: 4.6mg/L (平均0.42mg/L)
吸烟者: 中值为11.5mg/L
孕妇: 20mg/L
放射线三、不同类型的炎症刺激物
放射线
热
热
外伤
缺氧
缺氧
冷
炎 症
肿瘤细胞
肿瘤细胞
血栓栓塞
酶
酶
寄生虫
病毒真菌
病毒
真菌
毒素细菌
毒素
细菌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毒素细菌病毒
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
毒素
细菌
病毒
急性时相反应概述
1、多种炎症刺激物引发非特异性免疫应答 2、组织损伤 / 坏疽 / 外伤 3、感染(细菌 / 病毒 / 真菌) 4、非感染性炎症 5、通过大约30种血浆蛋白的浓度改变进行鉴别 6、急性时相蛋白 7、其它新陈代谢,内分泌的细胞改变 8、普遍和局部的临床症状
C-反应蛋白的合成
1、在肝细胞内持续不断地合成 2、在IL-6,IL-1的刺激下合成 3、在急性反应6-12小时后其浓度即增高 4、24-48小时后浓度达到最大值
CRP的衰变
1、血浆中I125-CRP的半衰期为19小时 2、正常时CRP每天的清除率为20-70%,即清除其一半的含量需要1-3.5天的时间 3、其清除的半衰期依赖于CRP的重新合成和清除
急性时相反应中的CRP表现
1、刺激物刺激后迅速上升 2、6-12小时后达到病理浓度 3、24-48小时后浓度上升至最大值 4、刺激物刺激后,其病理浓度可维持1-2周 5、在急性时相反应中,其可成千上百倍地增高 6、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7、刺激物清除后,其浓度迅速下降
急性时相反应中CRP、纤维蛋白原、血沉、和白蛋白的典型变化
纤维蛋白原(%)
ESR(mm/h)
ESR(mm/h)
CRP(mg/L)
白蛋白(%)
时间(星期)
时间(星期)
CRP水平的影响因素
1、感染类型和组织损伤程度局部和浅表性细菌感染产生低浓度CRP 全身和深部细菌感染产生高浓度CRP
2、临床症状 炎症的痊愈进程影响CRP水平
3、吸烟 吸烟者的CRP的浓度基值较不吸烟者高
4、怀孕 怀孕时CRP水平轻微升高,分娩时则可达到20mg/L
九、急性时相反应的临床症状
普遍症状
局部症状
发热心率加速呼吸急促疲劳食欲下降
发热皮肤潮红疼痛肿块功能下降
第二部分 CRP的临床意义
CRP的临床应用
1、观察急性时相反应 2、监测疾病活动情况和严重程度 3、鉴别诊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 4、术后感染并发症 5、监测感染治疗效果 6、作为心血管疾病和评估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标志物
二、CRP的鉴别诊断
1、呼吸道感染 —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肺炎与支气管炎—肺结核
2、尿道感染 —肾盂肾炎与膀胱炎
3、肠道感染 —克隆氏病与溃疡性结肠炎
4、全身系统性疾病 —风湿性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三、CRP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CRP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CRP在其它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CRP在呼吸道感染中的意义
1、
1、常规意义:下呼吸道感染时,CRP浓度高于上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CRP浓度高于病毒性感染;CRP浓度取决于感染的持续时间。
2、特殊情况:一些病毒感染,其CRP浓度可处于一较高水平
—EB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
—腺病毒
—帕拉病毒
CRP在不同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一)
CRP在不同病毒感染中的应用(二)
0 – 10mg/L —正常浓度
10 – 20mg/L —增高但无明确的诊断价值
—授受抗生素治疗后,CRP的浓度应低于该水平
—如果疾病持续时间较短,并不能排除细菌感染
—数小时后,应取标本重新检测
2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