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习题选5.1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4分)下列有两组实验,请根据实验中的问题写方程式。
?
写出实验中“更高”的化学方程式:
?
????????????????????????????????
?
写出反应“更快”的化学方程式:
?
????????????????????????????
?;49. 右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气体安全点燃装置,对此装置的评价和使用错误的是:
A.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可安全点燃,不会发生爆炸
B.要达到安全点燃效果,烧杯内的水可不没过倒置漏斗的边缘
C.此装置防止气体爆炸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气体直接接触
D.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
水的可燃性气体;5.在右图装置中通入X气体,并在管口P处点燃,实验结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以是
H2
B. CO
CO2
D. O2;2、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试计算: (1)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为了测定某铜合金(即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利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 试计算: (1)黄铜屑中锌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7、有一种石灰石样品的主要成分是CaCO3。课外小组同学将100g盐酸分5次加入到35g石灰石样品中(已知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得到如下部分数据和图像。
计算: ⑴第2次加入盐酸后,a为_______g 。
⑵石灰石样品中CaCO3质量分数为多少? ;1.要测定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一块石灰石样品,将其粉碎后,称出6 g放入烧杯内(烧杯的质量为20g),然后加入50 g足量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反应所需时间(t)和烧杯及其所盛物质的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
(1)将石灰石样品
粉碎的主要目的是?
(2)实验结束后,共
放出多少二氧化碳?
(3)该石灰石样品中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是?(保留1位小数);36.某课外小组,用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甲、乙、丙三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烧杯的质量为25g)。
若甲、乙、丙三同学中有一名同学所取的大理石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同学所取的盐酸与大理石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CO和CO2的混合气体10g,通过足量灼热的CuO,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通入足量石灰水,得沉淀25g.求原混合物中CO的质量?; 6.用H2还原Cu和CuO的混合物2g,完全反应后得到红色固体1.68g,求原混合物中金属铜的质量分数.;7.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计算:(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2)甲制得硫酸亚铁质量;
(3)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A、B两种方法测定它的组成,测得两组数据(如下图所示)。请分析,选用的正确方法是____。推测出该有机物是由____元素组成,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实验过程中气体均全部吸收)
; 例5.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制得的水煤气,其主要成分是CO、H2,还含有少量的CO2和水蒸气。如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试回答:
(1)连接上述所有装置的正确顺序是(用甲、乙、丙、丁、戊填入方框内)
水煤气→□→□→□→□→□→点燃。
(2)气体经过丙、丁、戊装置都应从____进入。
(3)请说出各装置在本实验中的作用:
甲_____ 乙____ 丙____ 丁____ 戊____;31.某无色气体中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观察到:①A.装置内未见有浑浊出现;②D装置内无水硫酸铜变蓝(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最终收集到一定量干燥气体(假设每步反应都是完全的)。请回答下列问题:;20、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下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CaCO3 、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例7. (2009年常州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