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诊断中阴道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位妊娠诊断中阴道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梅春莲
文山市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云南文山 663000
摘??要?目的:?对异位妊娠诊断中阴道超声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阴道超声检查(TVS)与经腹部超声(TAS)诊断,将10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腹部超声(TAS)诊断,观察组行阴道超声检查(TVS)诊断。结果: 经阴道超声诊断可发现附件包块、胚芽、原始心血管搏动、盆腔积液以及子宫内假孕囊,其诊断检出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诊断,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超声诊断阳性确诊率为52例(96.3%),腹部超声阳性确诊率为45例(83.3%),对比具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螺旋动脉RI值、子宫动脉RI值显著较高,对比具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部超声诊断相比较,阴道超声
诊断对异位妊娠患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较安全、高效、无创等特点,值得在临床诊治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异位妊娠;诊断应用
在妇产科急症中,异位妊娠是较为常见的临床病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1]。现阶段的临床诊断中,异位妊娠诊断主要有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两种检查方式,但在临床中,应用腹部超声检查易出现误诊情况,则会导致患者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后果将非常严重。相对于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更高。本文对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108例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检查诊断方式,取得不同的效果,现将结果做如下报告。
1 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腹部超声(TAS)诊断,观察组行阴道超声检查(TVS)诊断,每组54例。年龄介于20-39岁,平均年龄(27.5plusmn;2.5)岁;对照组患者停经时间31~55d,平均停经时间为(42.51plusmn;3.49)d,其中的28例有下腹疼痛的现象产生,21例有不规律阴道出血,5例患者无任何症状。观察组患者停经时间32~57d,平均停经时间(42.65plusmn;2.54)d,26例有下腹疼痛现象发生,23例有不规律阴道出血,5例患者无任何症状。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方法[2]。
对对照组采取腹部超声进行检查,为确保准确找到患者子宫的位置,需在进行检查前嘱咐患者适度保持膀胱处于充盈状态,探头频率调整为3.0~4.0 MHz。
给予患者仰卧位,将超声探头置于患者下腹部位置,后采取横切面及纵切面多面对患者的盆腔进行检测,此外,还需要对患者子宫的大小、孕囊是否存在等进行认真检查;对观察组患者则应用HTACHI-EUB7000,volusone8,HTACHI Preirus阴道超声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之前,患者需将膀胱尽可能排空,探头频率调整为6.0~8.0 MHz,取截石位,使用一次性妇垫铺于检查床,检查者带上一次性医用手套,取出一次性避孕套,且涂适量耦合剂于避孕套内,再套住阴道探头,应用探头进入患者阴道后多切面实施探查工作,其主要包括对子宫大小、形态,肿块的特点、内膜厚度等进行探查。
1.3 观察指标与结果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3]:对比两组异位妊娠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型的检出率,主要包括破裂型、未破裂型及流产型。
1.3.2?检查结果判定标准。患者异位妊娠主要判定标准:患者输卵管内有妊娠结构现象,且有心管搏动;输卵管内有不均质或均质实体性结构;子宫内有凝血或出血现象产生,盆腔内有异常包块或妊娠现象。
1.4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plusmn;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chi;2检验,P<0.05,对比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诊断后阳性检出率对比
对照组患者确诊例数45例,占比为83.3%,未确诊9例,占比为16.7%;观察组患者确诊例数52例,占比为96.3%,未确诊2例,占比为3.7%。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诊断后不同分型检出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检出的破裂型、未破裂型及流产型分别为84.3%(27/32)、69.2%(9/13)、55.5%(5/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