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版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测试题:第26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Word版含解析.doc

发布:2018-05-01约4.3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6讲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7·北京顺义模拟)黄仁宇评价苏俄(联)的某段历史认为(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答案 A 2.(2017·四川乐山调研)1921年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  ) A.地主富农反抗强烈 B.计划体制脱离了国情 C.小农经济尚占优势 D.撇开市场搞集体农庄 解析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的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地主和富农无关,故A项错误;计划体制开始于1925年,故B项错误;由于苏联小农经济占优势,实行余粮收集损害了农民利益,故C项正确;集体农庄开始于1927年,故D项 答案 C 3.(2016·广东揭阳模拟)1919年2月14日,俄共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关于社会主义土地整理和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成立公社和协作社。许多地方当局通过决定,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这些决定(  ) A.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和持续发展 B.直接导致苏俄经济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C.体现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导向 D.反映苏俄向社会主义过 解析 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即1919年初,苏维埃政权颁布了有关余粮收集制的法令,这一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不可能促进了农业的迅速恢复,故A项错误;根本变化,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模式牺牲农业发展重工业,与材料中“1919年2月14日”不符,故C项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与材料中“过渡到社会主义农业的措施的决定,之后大力宣传”“规定在1919年春过渡到集体耕种土地”相符D项正确。 答案 D 4.(2015·广东惠州四模)“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国家控制了‘制高点’——土地所有权。”这说明苏联(俄)当时正在实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排斥商品和市场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允许一定范围内存在私有制经济,公有制的主体不变,与材料信息相符,故B项正确;农业集体化是强制农民走集体化道路,与材料允许私人经营不符,故C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不是苏联(俄)实行的措施,故D项错误。 答案 B 5.(2016·湖南雅礼中学模拟)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  ) A.国家政权和国内外私人资本合作 B.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允许集体农庄社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解析 从“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攀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可知反映的A项正确;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B项错误;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是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C项错误;从“集体农庄”可知,是斯大林模式的农业措施,故D项错误。 答案 A 6.(2017·湖南衡阳模拟)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实行社(  ) A.目的是在俄国恢复资本主义 B.实质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结构 C.挽救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制度 D.克服了斯大林模式的某些弊端 解析 材料主张发展“国家资本主义”,说明这一时期新经济政策实质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故B项正确。 答案 B 7.(2017·广东佛山调研)“自由过少会带来停滞,自由过多则造成混乱。”意图解决这个问题的有(  ) ①自由主义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③新经济政策 ④罗斯福新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自由过少会带来停滞,自由过多则造成混乱”体现了对自由的态度:既要自由,同时也要对自由进行限制,“自由主义”反对任何干预,故①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用军事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没有任何自由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8.(2017·江西南昌模拟)苏联史学家闻一在《凯歌悲壮》中将苏联历史分为“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五个专辑,下列最能体现“剥夺年代”的是(  ) 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的 C.农业集体化 D.大规模开垦荒地 解析 余粮收集制是1918~1921年实施的经济政策,应当属于“凯歌年代”,故A项错误;固定的粮食税是1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