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加法》说课稿.pdf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有理数加法》说课稿
《有理数加法》说课稿
《有理数加法》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有理数的加法。本节课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
出版的数学七年级(上)第一章第四节第一课时的内容。下面我就从教材
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教学反思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我对本节
课的理解与设计。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的起始部
分,也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
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实数、代
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
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
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
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号和绝对
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的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准确运算,
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法则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2)体验初步的算法思想。(转化)
(3)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4)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
数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协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法与学法
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并借助多媒体课
件来展开教学。学生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学习法”来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程序:
我采用的教学模式分为“引——探——结——用”四个环节。
(一)、引出课题(2分钟)
例如,足球比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
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
如果,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则
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那么,怎样计算4+(-2)呢?
此环节大约2分钟。
(二)、探索规律、得出法则。(15分钟)
现规定正能量为正,负能量为负。
(1)若两个好人携带正能量分别为+20、+30,
则相加的结果是()。
写成算式:(+20)+(+30)=()
(2)若两个坏人携带负能量分别为-20、-30,
则相加的结果是()。
写成算式:(-20)+(-30)=()
这两个算式,运算有什么特点呢?
同号两数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