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概论(寻茹茹)第三章 电视艺术的传播和接受.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 电视艺术接受的发生和发展 一、电视接受的行为特征 (一)电视艺术接受的随意性 (二)电视艺术接受的自主性 (三) 电视艺术接受的参与性 各种电视节目中的文字符号,其作用主要大体有以下几点: 1.说明,即对屏幕上出现的图像信息,如人物、地点和场景等进行文字性描述,或以文字的方式阐明事件的基本脉络。 2. 解释,即通过文字符号的方式,对画面中展示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具体的阐释,用以补充节目内容的不足,尤其是相关知识层面的缺陷。 3. 强调,即通过文字对画面或者语言所表达的一部分内容进行有目的的突出,可摘其精要也可展示其重点,起到强化信息的效果。 4. 延伸,即借用文字传递节目内容之外的相关信息,使观众在欣赏画面的同时拓展眼界、接受更为丰富的信息。 应该强调的是,在电视艺术作品中,文字符号始 终是可视画面和有声语言的补充,而不应该成为其干扰因素。不论是新闻节目还是文艺娱乐节目,文字符号的运用要想做到适量,必须注意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其一,文字宜精而不宜多。用尽量精炼的文字符号展现画面内容的主题,与电视画面、人物语言相协调,是电视传播在使用文字符号时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 其二,文字应当通俗易懂。晦涩难懂的文字,会在迅速流动的画面中加大观众解读的难度,影像接受效果。 其三,文字应与画面相协调。与画面整体构图相协调的文字,不仅能够起到传递信息、强调主题的作用,还有利于整体画面的美化。 一、电视媒介的基本属性 媒介之间有着明显且天然的区别:从符号系统的构成方式上看,文字媒介使用的是抽象的符号系统,而影像媒介使用的是直观可感的视听形象系统; 第二节 电视媒介的艺术属性与 传播特性 从审美意蕴的表现方式上看,文字方式属于间接描述性的表现,而影像则显现为直接的视像运动;从意义表达的方式方法上看,文字依靠其叙述功能传递意义,而影像则依靠其造型功能传递意义。 第二节 电视媒介的艺术属性与 传播特性 (一)政治属性 作为一种影响力深远的大众媒介,电视始终难以摆脱政治与权力的影子,也由此造就了其基本的政治属性。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种权力体现为资本的力量;在社会主义国家,则体现为鲜明的党性原则。 在社会主义国家,电视媒介还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了政治宣传与舆论导向的功能。对于政治权力的拥有者或者执行者而言,利用电视媒介将其政治理念、政策措施、政治进程传达给尽可能多的公民,是其获得理解与支持的最佳选择,也更容易获取民众的认同。 (二)经济属性 电视还是现代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元素。首先,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工具,在经济信息的搜集和传播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让人们了解最新最全的商品资讯,还可以及时获知经济形势的走向,掌握国家各项经济政策; 与此同时,日益丰富的商业广告,在促进社会商品流通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在传播经济信息的同时,电视自身还作为经济实体直接创造利润,电视事业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现代媒介产业。 (三)文化属性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已成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社会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二、电视媒介的艺术属性 电视作为一种屏幕艺术形态,它综合了美术、音乐、文学等各门艺术成就,兼具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典型特点,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现实传播过程中,电视传播的效果与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目制作者的艺术思维和艺术水准,合理的艺术构思是传播者与接受者情感共鸣的前提。 麦克奎恩总结了电视媒介的一些重要特征:其一,在声音的运用上,富于电视性的传播方式依赖声音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从而确保观众注意力的持续集中;其二,相对于电影影像丰富的细节表现,电视则因缺乏细节而显得单调,其中的背景和氛围往往被忽略;其三,电视常常给人“实况转播”与“实际交谈”的感觉,没有像电影那样明显刻意雕琢的痕迹。 电影的故事片和电视剧在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表现效果上的不同:一般而言,故事片偏重于空间维度,电视剧更偏重于时间维度;故事片重于造型,电视剧偏重于叙事;故事片多倾向于大场面、大视野的全景式题材,电视剧更适合表现家庭伦理和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题材。 从观众所处的环境来看,电影在封闭的空间中观赏,使观众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故事片所创造的梦幻世界趋于认同,产生仿佛身临其境的体验;电视则是在日常家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