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rlc电路特性研究实验报告.pdf

发布:2024-03-17约5.35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rlc电路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RLC电路特性的研究

实验报告

学号:实验成绩:

批阅日期:

姓名:同组姓名:

班级:

实验日期:2009-11-24指导老师:助教30

RLC电路特性的研究

【实验目的】

1.通过研究RC、RL串联电路的暂态过程,加深对电容充、放电

规律,电感的电磁感应特性及震荡回路特点的认识。

2.掌握RC、RL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方法。

3.用实验的方法找出电路的谐振频率,利用幅频曲线求出电路

的品质因数Q值。

【实验原理】

1RC、RL、RLC暂态过程(1)RC串联电路

在由R、C组成的电路中,暂态过程是电容的充放电的过程.其

中信号源用方波信号.在

上半个周期内,方波电压+E,其对电容充电;在下半个周期内,

方波电压为零,电容对地放电.充放电过程中的回路方程分别为

通过以上二式可分别得到半衰期

(2)RL串联电路

与RC串联电路进行类似分析可得,RL串联电路的时间常数t

分别为

1

、的解。

及半衰期

(3)RLC串联电路

在理想化的情况下,L、C都没有电阻,可实际上L、C本身都存

在电阻,电阻是一种耗

损元件,将电能单向转化成热能。所以电阻在RLC电路中主要

起阻尼作用。所以根据阻尼震荡方程可以三种不同状态的解,分

别为欠阻尼、过阻尼和临界阻尼。

2RC,RL电路串联稳态

当把正弦信号输入串联回路时,其电容和电阻两端的输出电压

的幅度随输入电压的频率

是等幅变化。而电压幅度随频率变化的曲线称幅频曲线,相位

随频率的曲线称相频曲线。

3RLC谐振

在RLC串联谐振电路中,由于三个元

件之间存在相位超前和滞后的特性,所以当电压一定并满足一

定的频率时,使得电路中的阻抗达到最小时电流将达到最大值,

此时的频率称为谐振频率。

2

【实验数据记录、实验结果计算】

1、RC暂态测量

理论值:

相对误差:6.97%

=70.70

2

、RL暂态测量

理论值:

相对误差:19.13%

3、RLC暂态测量

测量得:L=28.0mHC=1.060理论值:

相对误差:47.18%

=19.40

R=6984.0

10279.1

(该误差将在后面讨论)

3

4、RLC谐振电路测量

峰值时,f=27.42kHZ,U=3.80V,UL=0.96V,Uc=1.28VR=1000

,L=28.0mH,C=1.060nF

作电路电流峰峰值与电源信号频率的关系图:

测量得谐振频率为27.42kHz左右理论值

相对误差:6.5%

4

=29.21kHz

可得下表

作电流与信号电压相位差与电源信号频率的关系图:

实际上应该在10kHz到300kHz的范围内在测量几组数据,这

样会使图像更加平滑漂亮。

【对实验结果中的现象或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很明显,从本实验的多个步骤中得到的结果与理论值的相对误

差的大小可以看出这个实验实际要测准是很难的,下面对实验中

的误差进行分析。

1.在RC和RL电路用示波器测量半衰期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示

波器的示数的

5

篇二:RL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研究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RLC

串联电路谐振

特性的研究

一.目的

1.研究LR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

2.通过实验认识LRC串联电路的谐振特性.二.仪器及用具

DH4503RLC电路实验仪电阻箱数字储存示波器导线

三.实验原理

LRC串联电路如图3.12-1所示.若交流电源US的电压为U,角频率

为ω,各元件的阻抗分别为

ZR?R

ZL?j?L

ZC?

1j?C

则串联电路的总阻抗为1

Z?R?j(?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