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发布:2025-02-17约1.44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10页,共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古云梦泽之地,人们在睡虎地开挖水渠时,意外发掘出土12座战国末期至秦代

的墓葬。在M11号墓中出土了共1155枚竹简,上书4万余字。

这些竹简长23.1至27.8厘米,宽0.5至0.8厘米,内文为墨书秦隶,写于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

反映了篆书向隶书转变阶段的情况。简牍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行政文书、医学著作,以及关于

吉凶时日的占书,为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翔

实的资料。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秦简,也是第一次系统发现的秦代律法。自此,考古学家揭开了

秦朝法律、行政、医学的神秘面纱。比如,秦简中有一类文书叫《法律答问》,应当为秦律主体(刑法)的

一部分。商鞅当年所定的秦法以李悝《法经》为蓝本,分《盗》《贼》《囚》《捕》《杂》《具》六篇,《法律

答问》的解释范围与这六篇大体相符。我们今天读起来都会觉得简洁明了,法律法规的理念还非常先进。

这些简牍都出自一个叫“喜”的秦人的墓中。根据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鲁西奇的著作《喜:一个秦

吏和他的世界》记载,喜出生在秦昭王四十五年十二月甲午鸡鸣之时,27岁时生下了儿子获,七年后有了

儿子恢,又过了九年,他有了女儿,取名穿耳。喜很可能是中国历史上较早拥有“个人意识”的普通人之

一,为自己编写年谱便是这种意识最突出的体现。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个人数据,在两千多年后,

成了今人进入秦国与秦朝的一条真实可靠的路径。

喜有没有记录下一些“国家大事”呢?当然有。喜不但记录了,而且还把阅读和使用过的大量文书都

放在了自己的墓葬里。难道他预料到自己的工作记录会被后人发现?这当然永远无法知晓,但他之所为的

确为揭开古人的生活真相留存了重要的信息来源。

喜的家就在安陆城中,他撰写的《编年记》(《叶书》)里有四次记载了安陆。第一次是秦昭王二十

九年“攻安陆”。秦将白起率大军攻下楚国都城郢都(在今湖北荆州),可推知,秦军占领安陆就在这一年。

有趣的是,喜的《编年记》中只记下了秦军攻占安陆一事,却不提占据楚都这样的大事,说明安陆与喜一

家有着重要的关联。由于喜的墓葬在今天的云梦县,我们不禁要问,安陆与云梦有多大的关联呢?或者问,

安陆与云梦是同一个地方吗?答案是肯定的。喜当年居住的安陆城应当是云梦古城的大城。安陆在楚国治

下为安陆邑,秦治下为安陆县,其位置就在今云梦县城关镇。1958年,在今云梦县城关发现了先秦时的残

垣遗迹。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残存的城垣高度仍在2-4米之间,城址的总面积1.9平方公里,比20世纪

中后期的云梦县城关镇要大许多。

喜当年就在这样的城市里长期居住与工作,然而,他很可能不是本地人,而是随祖父辈迁居至此。因

为根据科研人员对喜的不同部位骨骼锶元素的测定,推测其童年生活地不在安陆(云梦),存在从他处迁徙

至安陆的生活经历,这和云梦县郑家湖墓地所见多数墓主来自关中及其周邻地区的情况相似。郑家湖墓地

位于云梦县城东北约15公里处,始建于三国时期。郑家湖墓地的12位墓主样本中,7人出生于北方,5人

出生于南方,其中9位有远距离迁徙经历。两千多年前,这个不同族群融合的地域样本,是秦统一过程中

大移民背景的一个缩影。

《编年记》第二和第三次记载安陆都与喜有关。一是秦王政四年,20岁的喜被任命为安陆的乡史;二

是秦王政六年,喜被晋升为安陆令史。在这之后,喜离开安陆,至今湖北宜城担任令史,并负责审理法律

案件。喜墓出土的陶器中,有六件盖有“安陆市亭”的方形戳印,字体为秦篆。《编年记》关于安陆的最后

一次记载是在秦王政二十八年,说“今上”经过了安陆,这一年正是秦始皇出巡东南郡县的时候。史载他

经过南郡回关中,应该就是此段路途中路过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