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_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pptx

发布:2025-03-08约1.3万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纳税筹划,是利用税法客观存在的政策空间来进行的,

这些空间体现在不同的税种上、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上、不

同的纳税人身份上及影响纳税数额的其他基本要素上等等,

因此应该以这些税法客观存在的空间为切入点,研究实

施纳税筹划的方法。;1、税种的选择:纳税筹划原则上可以针对一切税种。

【注】但由于不同税种的性质不同,纳税筹划的途径、方法及其

收益也不同。

2、重点选择:

1)决策有重大影响的税种作为纳税筹划的重点

2)选择税负弹性大的税种作为纳税筹划的重点

【注】税负弹性大,纳税筹划的潜力也越大。

税源大的税种,税负伸缩的弹性也大。

3、税负弹性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税基、扣除项目、税率和税收优惠。

【注】税基越宽,税率越高,税负就越重;

或者说税收扣除越大,税收优惠越多,税负就越轻。;税种的选择:

(一)流转税

流转税属于转嫁税种,由消费者承担。不直接影响企业利润,但

含税的销售价格高,销量受到影响,则最终影响利润。

1、将应税流转额变成非应税流转额

【例】将两个互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主体合并,可将“对外提

供劳务”变成“内部互供劳务”。

2、将交易行为变成非交易行为

【比如】投资行为是非交易行为,将资产变成股权,在适当的时候再转让

股权。回避了纳税义务。转让股权是不需缴纳的。

3、收入分解

【例】将含的收入部分从缴纳增值税的混合收入中分离出

来,降低税负。;(二)所得税

1、企业性质筹划:

1)一般企业:税率25%,缴纳了企业所得税后,向投资者分

红,还需缴纳个人所得税,属于双重征税。

2)私营企业:不具有法人地位,直接按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筹划标准:应是企业净利润的最大化和股东权益的最大化。

2、税率筹划25%15%

【注】享受国家是税收优惠,在开发区设立高科技企业

3、扩大投入

【如】加大固定资??投入、增加科研投入等。减少了应纳税额。

企业发展了,成本增加了,利润减少了,税负降低了。

4、合法转移收益

【如】当存在关联企业,且关联企业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通过收入、成本费用的合法转移可以有效地降低高税负。

5、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注】充分利用免税、减税、加成扣除、投资抵免等优惠政策,

在一定时期内可降低税负。;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达到减免税目的。

1、通过企业再定位实现减免税的目的。

【例如】利用企业的组建、分立、合并、投资等形式使企业具备

享受税收优惠政的条件,实现减免的目的。

2、通过企业的技术升级实现减免税。

【例如】引进先进的技术或自行开发新技术。

3、通过改变产品的原料实现减免税的目的。

【例如】通过利用“三废”生产产品,实现减免税的目的。

4、通过特定的产品销路实现减免税的目的。

【例如】产品出口可实现减免税。

5、通过安置特定人员就业实现减免税。

6、通过在特定地区设立企业实现减免税。

同时应注意:

1、不能曲解税收优惠条款。用过了头就是骗税。如残疾人就业。

2、按规定程序申请。保证权益不损失。即程序合法。;按我国税法规定,凡不属于某税种的纳税人,就不需要缴纳该项税收。

(一)对纳税人的所有制形式进行筹划

一般企业的税率是25%,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

(二)对纳税人的性质进行筹划

税法中对企业性质进行划分,给与不同的税收优惠和差别税负。

【如】民政、乡镇、街道举办的社会福利企业,安置“四残”人员达

到一定比例,可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

(三)以纳税人为筹划对象的筹划

企业是该分立还是该合并,有时候是纳税筹划的结果。

1、分立:将一个纳税主体分立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纳税主体,让其分

别适用不同的税率,以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

2、合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