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细化管理精益求精努力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docx

发布:2017-04-16约1.04万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细化管理,精益求精,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在2015年春季开学培训班上的讲话 杜建军 老师们:新年好!首先我代表个人向全体教职工致以新年问候, 祝全体教职工在新的一年内身体健康、工作顺心、家庭幸福;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各位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过去的一年对我分管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新的学期已经开始,在新的学期内,我们将把精细化管理作为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手段,细化教育教学管理过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利用今天的机会就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讲五点意见,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一、准确把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在现代管理学中,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最大限度提高管理效能的管理方式。“精”是态度,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是过程,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详尽,一丝不苟。精细化管理是规范化管理的深化和延伸,指精密、细致的管理,即用精心的态度实施细致的管理过程,以获取精品的结果。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求达到最佳效果。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程,是规范学校日常管理、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流程、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提升学校工作开展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的保证。精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如制度建设、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教育教学管理等等,无一不精细,而且还不能相互矛盾,相互脱节,必须形成一个有机地整体。这样,才能做到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有育人的功能。精细化管理的最终结果就是出精品。对我们教育来说就是出效益、出质量、出人才。精细化管理是方法和手段,是质量提升的前提和保证。质量提升是目标和结果,是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和效益。离开了精细化管理,质量提升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离开了质量,精细化管理就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因此,二者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和因果。 如果说教育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精细化管理就是艺术中精品???深刻理解精细化管理的内涵,正确把握精细化管理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对于我们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谋划和落实教育教学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老师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第二、深刻理解精细化管理的意义。质量是我校永恒的主题和生命线,也是社会和群众衡量我校工作的标尺。精细化管理是高质量的保证。 (一)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精细化管理要求把“每一个步骤都做得精心,每一个环节都做得精细,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精品,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最大最优发展”。只要我们在德育教育、养成教育、素质教育中注重精细化管理就一定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增长学生学识才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精细化管理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精细管理就是规范管理、严格管理、科学管理。只有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师培训、考评考核等各个方面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把精细化管理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促进师生将学校管理内化为一种自主、自觉行为,才能保证教育教学工作落到实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三)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强调做事求“精”求“细”,要求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每一个人都要到岗、到位,每一项工作都要做实、做细,每一名学生都要培养成“精品”,每一名学生享受到最优质的教育。实现精细化管理的过程就是学校追求完美、实现卓越,教师追求成功、实现人生价值,学生追求成才、实现人生目标的过程,有助于学校管理迈上科学、规范化轨道,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三、实施精细化管理,推进德育工作。教育大计,德育为首。我们要把德育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使德育融入学校的一切活动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精细化管理的德育工作理念。 1、全员育人的德育理念。教师的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形象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全体教职工必须形成“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处处是德育工作阵地,事事是德育工作内容”的全员德育意识,要形成“校园无空地,处处可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可育人;教师无小节,时时可育人”的育人观。要把教师形象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实现形象育人;要把德育思想渗透到教学中,实现教书育人;渗透到教育活动中,实现活动育人;渗透到学校管理中,实现管理育人;渗透到环境优化中,实现环境育人。真正做到学校无闲人,人人教育人;学校无界限,处处教育人;学校无小事,事事教育人。形成“全员育人、人文德育、内涵德育”的学校德育特色。我们有少数教师不太注意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当着学生面抽烟、饮酒后进课堂、上课接打电话、散布不应该散布的言论、上课自习监考阅卷迟到早退、辱骂学生、有些事情要求学生做到而自己却经常做不到,这些现象在学生中有较大反响,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