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选修五第二章第一节芳香烃.ppt

发布:2017-11-24约2.71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分子中有一个或多个苯环的烃称为芳香烃 最简单的芳香烃——苯 一、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1、苯分子的结构 ①分子式:C6H6,具有高度的不饱和性,实验式:CH ⑤6个碳原子形成环状正六边形结构,6个C和6个H均在同一平面上 ⑥6个碳原子间的键完全相同,各个键角都是120º ⑦苯分子的结构特点:碳碳之间的键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 ②结构式: ③结构简式(凯库勒式): 键角 120° ④苯环上碳原子的杂化方式:sp2杂化 ⑧苯分子中六个碳原子等效,六个氢原子等效 球棍模型 结构简式 比例模型 巩固练习: 1、哪些事实可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 ①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②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③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经测定,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都是1.40×10-10m ⑤经测定,苯环中碳碳键的键能均相等 BC 2、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 BC 2、苯的物理性质 (色、味、态、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特性) ①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②密度比水小(比水轻),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是 重要的有机溶剂; ③熔点5.5 ºC,沸点80.1 ºC,易挥发(密封保存),用水冷 却,可凝结成无色晶体 ④苯蒸气有毒 3、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苯比较稳定,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燃烧现象:产生明亮带有浓烟的火焰(含碳量大于乙烯) (2)取代反应 ①苯的卤代: 苯与单质溴反应 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加成、取代等反应。 纯溴(液态)、催化剂 溴苯 溴苯:不溶于水,比水重,无色油状液体,剧毒 ②苯的硝化: 硝基苯:无色、难溶于水、具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剧毒, 其密度大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55℃~60℃水浴加热 硝基苯 ③苯的磺化: 苯磺酸 70℃~80℃水浴加热 (3)加成反应 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有的加成反应性能,但在特殊情况下,仍能与H2、Cl2等发生加成反应。 总结: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对比与归纳 烷烃 烯烃 苯 与Br2作用 Br2试剂 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 与KMnO4作用 点燃 现象 结论 纯溴 溴水 纯溴 溴水 光照 取代 加成 Fe粉 取代 萃取 无反应 现象 结论 不褪色 褪色 不褪色 不被KMnO4氧化 易被KMnO4氧化 苯环难被KMnO4氧化 焰色浅,无烟 焰色亮,有烟 焰色亮,浓烟 C%低 C%较高 C%高 小结:苯易取代、难加成、难氧化 【思考与交流】苯与溴、浓HNO3的实验 【实验一】:溴苯的制取 (1)原理: (2)反应装置: 发生装置 除溴装置 验证HBr生成 (3)实验现象: 烧瓶内液体微沸,充满大量红棕色气体,烧瓶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 锥形瓶内:管口有白雾,溶液中出现淡黄色沉淀, C 有几个同学设计如下的实验装置用来检验HBr气体,我们来看看是否合理?请大家讨论:哪些装置是可以的? 实验:苯跟溴的取代反应实验方案 苯跟溴的取代反应实验装置两套 优点: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可操作性较强。 缺点:①使用液溴和苯的量过大 ②液溴的挥发性很大,该反应又是放热 ,有 毒溴蒸气会散发出来,由于长导管口有溴 蒸气,所以浅黄色沉淀必是溴化氢理由不充分。 ③长导管不易固定,较容易侧到。 ④往烧瓶中加混合液,反应后生成物从烧杯倒 入盛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会有大量有毒物质挥 发,严重污染实验环境。 优点:用量减少,现象明显,同时避免了产 物倾倒时所产生的污染和溴的吸收问题。 缺点:1、实验室较难找到A仪器。 2、加液问题仍没有解决。 3、反应结束打开A和B之间的活塞, 液体能否顺利流出? 请你评价 (4)注意事项: ①加入的是纯净的液溴,苯与溴水不反应。 ②加入Fe粉作催化剂,但实质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③长直导管的作用:导出HBr气体,兼起冷凝回流的作用。 ④CCl4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的溴单质(溴蒸气)。 ⑤AgNO3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产物中又HBr生成,还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就可以证明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⑥溴苯是无色油状液体,该实验中的溴苯因溶解了溴而呈褐色,可用NaOH溶液洗涤,再用分液方法除去溴。 Br2+2NaOH===NaBr+NaBrO+H2O ⑦试管中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因HBr极易溶于水而发生倒吸。 【实验二】:硝基苯的制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