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热力环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练习: 5、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D:到达的地面辐射少 6、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相比,夏季( ) A:温度高,气压低 B:温度高,气压高 C:温度低,气压高 D:温度低,气压低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风在运动中受到的力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且由高压指向低压。影响风向和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只影响风向. 地面摩擦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大小与风速无关,与地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影响风向和大小 大气的水平运动 ②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见下图6-5)。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③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大量的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研究城市风对于搞好城市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例题1】 1.下图中各点之间的气压关系正确的是( ) ①A点比B点气压低 ②B点比D点气压高 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 ④C点比D点气压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上题也是高一地理的常见题,原理并不复杂,就是上面两个,①垂直方向: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②水平方向:根据等压面,“高高低低”。 【例题2】 2. 图中4个点的气压关系为 。 【答案】①﹥④=②﹥③ 【解析】上题中关键点在①与其余几点的比较,我们可以做辅助点⑤,问题便轻松解决了。 D A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风在运动时分别受哪些力的影响? 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百帕)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 等压线 风 向 气压梯度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下的风向(北半球) 风向 低压 高压 (百帕) 506 514 522 530 等压线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 作用下的风向 ( 北半球高空)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百帕) 1000 1005 1010 1015 1020 等压线 下一张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共同作用下的风向(北半球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三力共同作用, 风向斜穿等压线 大气水平运 动受到的力 水平气压 梯度力 地 转 偏 向 力 地 面 摩 擦 力 二力平衡风向 平行于等压线 一力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风的形成—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 大气运动 第二节 热力环流与风的形成 夏天去海边感受凉爽的海风, 你认为白天还是晚上去效果更好? A B C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近地面空气受热或冷却 气流的上升或下沉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热力环流 热 冷 冷 A B C 高 低 低 高 高 低 你注意到等压面及其变化了吗? 结论1:同一等压面上各点气压相等。 问题1:什么叫等压面? 结论2:同一地点,海拔升高,气压下降。 问题2:同一地点,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值如何变化? 问题3:当地面受热不均匀时,等压面如何变化? 结论3 等压面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 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局部热力环流 山谷风 海 陆 海 陆 海陆风 山谷或盆地地区多夜雨 市 区 郊 区 郊 区 气流上升 热 A A 由郊区流向市区 由郊区流向市区 B B 1、据图分析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过程。 2、若在郊区A地建设卫星城或建有大气污染工厂,是否合理?为什么?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采取什么对策? 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 【总结】 判断气压高低的相关原理有三个:1.垂直方向: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 2.水平方向:等压面“高高低低”。且高空与近地面相反。 3.在近地面气温的高低会造成:热低压,冷高压。 地面 1000M 等压面 等高面 1 2 3 4 5 A B C 练一练 (1)图中1、2、3、4、5气压相等是 ; (2)1、2、3、4、5中气压最高的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