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血管疾病心电图表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心电图表现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唐烨晖 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心电图表现 了解一下心电图基本常识 P波 反映左右心房的去极化过程 波形小而圆钝,历时0.08~0.11S,波幅不超过0.25mv 各导联P波的形态 aVR-倒置 aVF-绝大多数直立 aVL-有时直立,有时倒置 V1、V2-可能直立,可能双向 其它胸导联-小而直立 P-R间期 12导联中最先P波开始至下一组最先出现QRS波群开始的时间 正常窦性心律 P-R间期介于0.12~0.20s QRS波 左右两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第一个向下的波为Q波,而后高尖向上的波是R波,最后向下的波是S波。 幅度较小用小写,如q、r、s;幅度较大用大写,如Q、R、S QRS波历时0.06~0.12s。 QRS波形态 aVR导联的QRS波几乎完全是向下的,如rS、rSr’或Qr型 aVL、aVF变化大 T波 左右两心室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波幅一般为0.1~0.8mv 心电图记录纸 纵轴代表电压幅度,每小格相当于0.1mv 横轴代表时间。如记录纸的移动速度为25mm/s,每小格相当于0.04S 间期常以毫秒表示 1 毫秒 = 1 / 1,000 秒 心率 心率是心电图P-P或R-R的距离 单位:次/分钟(bpm) 心率计算方法 若间距为4个大格和1个小格 0.2×4 + 0.04×1 = 0.84s 心率为60/0.84 = 71.4,即71bpm 频率与间期的相互换算 频率换算成间期(毫秒): 60,000/频率 (bpm) = 间期(毫秒) 例如: 60,000/100 bpm = 600 毫秒 间期换算成频率 (bpm): 60,000/间期(毫秒)= 频率 (bpm) 例如:60,000/500 毫秒 = 120 bpm 心律 正常心律: 在一段时间内心率大致匀齐相等,有P、QRS、T波 心脏搏动由窦房结控制 正常的窦房结节律 心房率:60-100 bpm PR 间期:120-200 毫秒(0.12-0.20 秒) QRS 间期:60-100 毫秒(0.06-0.10 秒) QT 间期:360-440 毫秒(0.36-0.44 秒) 总论 常见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内膜疾病、心肌疾病、心包疾病、高血压病、肺原性心脏病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等。 各种心血管疾病有其相应的心电图表现,但大多敏感性高,特异性低。不能单凭心电图表现来确定某个疾病,应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考虑。 心内膜疾病 心瓣膜疾病 心内膜炎 心瓣膜疾病 二尖瓣狭窄: 左房增大:窦律时出现“二尖瓣P波”,累及右心时可有电 右偏、右室肥大表现。 心律失常常见:房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 房性早搏 心房颤动 心瓣膜疾病 二尖瓣关闭不全: 早期正常 中晚期可有左房大和左室肥大、劳损表现 心瓣膜疾病 主动脉瓣狭窄: 电轴左偏、左室肥大 房室传导组滞、左束支传导组滞 第二级房室阻滞 -- Mobitz I (Wenckebach) 心瓣膜疾病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典型者电轴左偏、左室肥大劳损 1/3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有P—R间期延长。 第一级房室阻滞 心内膜炎 心电图改变缺乏特异性。 心肌疾病 包括心肌炎、原发性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地方性心肌病(克山病)。 心肌炎 指心肌细胞及其组织间隙局限性或弥漫性炎症。 病因:感染性;过敏、变态反应或风湿性疾病;理化因素。最常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