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草莓全产业链生产规范.docx

发布:2025-02-01约1.96万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DB31/TXXX-XXXX

草莓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第1部分:总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上海市草莓全产业链生产的基本原则与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全产业链草莓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3016

标准体系构建原则和要求

GB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NY/T844

绿色食品温带水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莓全产业链wholeindustrychaininstrawberry

贯穿草莓从田间到上市销售前所涵盖的产地环境、建园、种苗繁育、栽培、病虫害防治、采后商

品化处理等各环节构成的完整的产业链系统。

3.2

草莓园strawberryorchard

科学采取绿色生产方式进行草莓生产的果园,生产过程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符合绿色化、优质化、标准化等要求。

4标准体系确立

4.1按照GB/T13016的要求,在充分考虑上海草莓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和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上海市草莓全产业链生产的各相关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上海市草莓全产业链生产标准体系框架,见图1。

2

DB31/TXXX-XXXX

4.2系统梳理相关要素涉及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上海地方标准,提出需要制修订的标准项目清单,形成上海市草莓全产业链生产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

图1上海市草莓全产业链生产标准体系框架图

5生产技术内容

5.1产地环境

草莓园的生态环境应要良好,空气质量、灌溉水质、土壤质量应符合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的产地环境要求。

5.2建园技术

草莓园的基础设施齐全且功能良好,功能区布局合理,设施能满足草莓生长结果、部分机械化作业及信息化需求。

5.3种苗繁育技术

应根据上海生态条件、栽培技术和市场需求,选用花芽分化早、抗性强、适应性广、优质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且品种搭配合理。种苗繁育过程应规范,保证品种纯正健壮。

5.4栽培技术

应按照优质、高效、绿色的栽培管理方针,管理模式应与现代农艺农机相匹配,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标准的花果管理、高效的肥水利用、合理的产量控制。

5.5病虫害防治技术

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优先从生态系统角度出发,创造不利于病虫滋生和有利于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园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稳定。

3

DB31/TXXX-XXXX

5.6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

应按照品种特性适时采收,采后应经过质量分级、包装标识及全程冷链运输,保证鲜食草莓采后的绿色和高品质。

6生产管理

6.1岗位管理制度

6.1.1明确岗位职责,制定人员配置方案和岗位授权,建立人员技术档案。

6.1.2根据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内容应包含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宜保留培训记录。

6.1.3建立与草莓食品安全有关的人员名单,涉及相关环节的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

6.2投入品管理制度

建立投入品购买、入库、出库、使用、保管所有环节记录,建立进出库台帐,实行专人负责,确保投入品的闭环管理、可追溯。

6.3档案管理制度

6.3.1建立文件、记录管理程序,并保存草莓产业链相关信息、记录与全过程标准化有效运行的证据,不少于3年。

6.3.2文件档案宜包含人员培训记录、主要设施设备台账、主要投入品合格供应商名录、农药/化肥购进与领用记录、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记录、田间生产管理记录、日常检查记录、草莓年产量档案。

6.4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

6.4.1基本要求

草莓果实各项指标应符合NY/T844、GB2763、GB2762的要求。

6.4.2产品监控、验证要求

6.4.2.1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实施检测与验证。

6.4.2.2每年宜实施不少于一次产品标准全项目验证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

6.4.3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求

建立种苗选择、定植前处理、花果管理、控产、投入品使用、病虫害防控、采收、分级和储运等质量控制制度。

6.4.4检测与准出要求

6.4.4.1宜通过自行检验或委托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相关检测要求应符合NY/T844中的要求。

6.4.4.2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不应采收,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不应销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