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死亡和尸体现象课件.ppt

发布:2025-02-27约1.49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死亡和屍體現象第一節??死亡及其過程一、死亡的概念:生命活動的基礎是新陳代謝,一旦新陳代謝終止即生命活動也隨之而停止,即死亡。1、心死亡(心跳停止先於呼吸停止)2、肺死亡(呼吸停止先於心跳停止)(上述1、2為傳統的死亡概念。)3、腦死亡(全腦功能喪失並進入不可恢復的狀態)二、死亡的原因(一)、缺氧或氧利用障礙(二)、營養缺乏(三)、物理性損害(四)、化學性損害(五)、致死性突變(六)、衰老(一)、直接死因:1、生命器官(心、腦、肺、肝、腎等)受嚴重損傷或壓迫2、重要器官(腦、脊髓、心等)受震盪3、出血性休克4、創傷性休克(也稱疼痛性或神經源性休克)5、窒息6、中毒(二)、間接死因1、?感染2、??心、腦、肺梗塞3、?損傷後自身中毒4、??吸入性窒息或肺炎5、??損傷引起的繼發性疾病三、死亡的過程1、瀕死期2、臨床死亡期(死亡)3、生物學死亡期四、死亡的分類1、非暴力性死亡:衰老死、病死;2、?暴力性死亡:他殺、自殺、意外災害死、行刑;3、安樂死:是指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瀕死狀態時,由於精神和軀體的極端痛苦,在病人或其親友的要求下,經過醫生的認可,用人為的方法使病人在無痛苦狀態下度過死亡階段而終結生命的全過程。第二節、死亡的判斷一、確定死亡的指征1、不可靠指征(醫學指征):心跳、脈搏、呼吸、血壓、體溫、神經反射等消失。2、可靠指征(法醫學指征):屍斑、屍僵的出現二、假死可發生於以下情形:1、大出血;2、電擊;3、中暑;4、慢性病衰弱期;5、中毒。第三節:屍體現象一、?概念:人死後,屍體受內外因素(理化、生物學等)的影響而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並呈現出特有的現象。二、?法醫學意義:1、確證死亡;2、推斷死亡時間;3、判斷是否移屍;4、反映死時的位置、姿勢;5、推斷死因。三、早期屍體現象1、肌肉鬆弛:可反映死時位置、姿勢2、屍冷:正常人體(產熱==散熱)處於動態平衡。人死後產熱停止,散熱繼續,使屍體溫度逐漸下降。在死後18小時推斷死亡時間是最為準確的指征37—屍體直腸溫度死亡經過時間(小時)=———————×係數0.83係數:(春秋:1、夏:1.4、冬:0.7)3、屍斑墜積期擴散期浸潤期出現時間12小時12~24小時24小時顏色淡紫紅色暗紫紅色褐紫紅色指壓退色稍退色不退色翻轉屍體消失、形成新屍斑變淡、形成新淡屍斑不消失切開血流出血滴出無布擦水沖易去難去不去屍斑位置屍斑位於屍體低下、未受壓的部位屍斑位於縊死者的手部晚期屍斑呈褐色CO中毒屍斑呈櫻紅色4、屍僵(屍體痙攣)法醫學意義:(1)、屍僵可確證死亡;(2)、推斷死亡時間;(3)、反映死時位置、姿勢;(4)、判斷是否移屍;(5)、屍體痙攣可提示某些死因。屍僵能保持死時的姿勢5、角膜混濁角膜中度混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