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和对策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前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不再高高悬浮于经济基础之上,而是一国的经济、政治互相交融,不可分割。文化作为软权利的作用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文化纳入国家战略,使其成为提升一过综合竞争力所不可缺少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间的文化贸易与各国的国家战略、经济利益、文化政策等十分紧密。
国际文化贸易是一个新兴领域,在当今国际背景下,国际文化贸易的现象和它作为学科的地位形成都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国际文化贸易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当今全球服务贸易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贸易国,我国对外文化贸易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从总体上看仍远远落后于国家对外贸易的总体增幅。长期以来,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处于逆差现状。造成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采取一定措施,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早日扭转贸易逆差的局面。
目 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1 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现状 2
2 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 3
2.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3
2.2缺乏能够占领文化市场的品牌 3
2.3缺乏专业性的人才 3
2.4国际营销薄弱 4
3 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对策 4
3.1提高政府政策支持力度 4
3.2实施战略品牌,开拓国际市场 6
3.2.1着力打造世界知名的文化企业 6
3.2.2创造名牌工程 7
3.2.3发挥名人效应 7
3.2.4充分利用现有的非文化产品品牌 7
3.3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7
3.4积极运用各种营销方式 8
3.4.1关系营销 8
3.4.2活动营销 9
3.4.3整合营销 10
3.4.4有形带动无形 10
结束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的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文化贸易对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重要,而我国的文化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瓶颈作用也日益凸显。造成文化贸易逆差原因是多方面的,要缩小文化贸易逆差,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地位,需要针对这些不足采取措施。只要措施得当,各部门相互配合,我国的文化贸易逆差现状将会逐步改善。本文从政府、企业、营销和人才四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这种逆差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一些建议,希望能够给予采纳,并且推出一些有利于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政策,使我国的文化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摆脱长期以来的逆差现状。
关键词:文化贸易逆差;政策支持;营销渠道
1 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现状
我国商务部2008年5月发布的《2007年度中国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9.2亿美元,核心文化服务进出口额为37.2亿美元。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6%,总量大概在878亿美元,当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21738.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为12180.1亿美元)。2009年5月商务部发布了《文化产品及服务进出口状况年度报告(2009)》,2008年中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规模稳步扩大,进出口总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9.5%,达到48.26亿美元。综合以上数据可见,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只占据文化产业整体相当小的部分;在我国国际贸易体系中,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贸易额正逐年递增,但是在进出口总额中仍显得微不足道。
另据联合国五大机构2008年出版的《2008创意经济报告》显示, 1996年到2005年2005-2008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
2005年至今,我国对外文化贸易逆差的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以新闻出版总署自2005年起连续4年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数据为例: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核心文化产品的贸易额逆差逐年扩大,如表1所示。
2 我国文化贸易逆差的原因
2.1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任何一个文化产品出口大国都有一整套经常调整、重在促进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其内容包括文化贸易的外汇管理、项目审批、商品结构、区位重点、税收优惠政策等等。而我国还没有这样完整的文化贸易法律和政策框架,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比如由于境内外音像制品原创和制作水平的差异,我国许多音像制品的发行销售商,对引进境外热门音像制品的版权热情很高,经济效益也很显著;但是版权出口方面却缺乏经验和人才,也缺乏出口渠道,畏于风险,步履艰难。
我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