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届经济生活一轮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要点.ppt

发布:2017-05-19约5.95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3)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4)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6)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7)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战略。 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体,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核心考点突破 【高考警示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类题目的解答方法与步骤: 首先,要加上一个总的要求(指导思想),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 其次,要联系教材中关于这一知识的内容,即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等四大举措。当然,要依据材料内容进行取舍,不可全盘照抄。 再次,还要适当扩展,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经建中心和改革开放)、坚持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坚持“引进来”与 “走出去”相结合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等。 最后,因为这类题目具有措施类题目的一般特征,所以回答时,应根据具体题意选择主体如国家、企业、个人等。 【分主体理解】 【思维拓展1】 ▲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技术研发资源。 ▲加强宏观调控。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劳动者素质,优化创新环境。 ▲坚持对外开放,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技术,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 ▲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思维拓展2】 经济生活相关的结构调整 1、所有制结构:两个毫不动摇、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 2、收入分配结构:关键词—— 发展经济做大蛋糕、分配合理分好蛋糕; 共同富裕、分配制度、两个比重、财税调节、规范秩序、加强监管; 3、产业结构 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注——创新驱动、内生增长;战略新兴产业; 4、财政支出结构:倾斜?支持?经济和社会协调;公共财政满足公共需要 5、投资结构:国家抑制过热投资,个人不同投资方式的比较,当前的股市热、基金热 6、消费结构:经济发展——消费结构升级换代——对经济的影响 7、出口商品结构 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仍占有一定比重;劳动密集型产品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经济效益不高——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8、城乡结构 :城乡发展不平衡——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反哺;多予少取放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重点 9、区域经济结构 老少边穷、东中西、京津冀、海南岛开发,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优化生产力布局 【思维拓展3】 *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2、为什么要进行宏观调控? 3、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4、宏观调控手段又有哪些? ① _______的要求 第一,市场的调节不是万能的; 第二,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 ②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 2、原因: 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宏观调控 4、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 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 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2)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 (3)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条措施 两个阶段 一个概念 科学发展观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项新要求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第 十 课 知识小结 ?? “三步走”发展战略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实现由贫困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