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荐《社会福利与保障》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福利与保障》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改革试点方案
?
(2010年6月)
?
?
?
一、考核改革的目的
1、通过本课程考核的改革,深入探索符合远程成人教育的发展规律。
2、促进教学方案的改进,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教师钻研教学业务,自觉地应用教育技术。
3、探索《社会福利与保障》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的目标、形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所以我们试图把网考形式的形成性考核和纸质形式的终结性考核有机结合起来。
4、进一步强化教学过程的落实,把考核评价与教学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把握课程的内容,引导学生实现各个学习环节,达到学习目标,保证学习质量。
二、 考核对象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专科社会工作专业开放教育试点的学生。
三、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检测学生对社会福利与保障的思想、理论的掌握程度,同时检测学生运用社会福利与保障的思想审视现实社会问题,以更好的理解社会福利与保障的工作。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由网上形成性考核和闭卷纸质考试相结合形式。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的70%,由四次作业构成,登陆形成性考核系统进行,随平时学习过程中完成;终结性考试占总成绩的30%,形式为闭卷纸质考试,在学期末进行,具体时间见中央电大统一时间安排。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均达到及格才能认为该课程合格。
(一)形成性考核
通过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地方电大教师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重在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进行的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和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部分?形考说明
设计4次测验题,占课程综合成绩的30%。
形式:四次客观测试题.
注:每次形考任务按百分制进行成绩评定。
操作:所有形成性考核试题均由中央电大统一编制。
?
第二部分?形考内容
序号 章节 内容 形式 发布时间 最迟提交
时间 权重 1 1-10章 社会保障基金、水平、管理、社会福利思想
? 单选、多选
? 第6周 10周 30% 2 1-10章 社会保障基金、水平、管理、社会福利思想
? 判断正误
? 第7周 10周 20% 3 11-16章 社会保险制度、救助与慈善制度、优抚与安置制度、福利与社区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 单选、多选
? 第8周 17周 30% 4 11-16章 社会保险制度、救助与慈善制度、优抚与安置制度、福利与社区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 判断正误 第8周 17周 20% ? 合计 ? ? ? ? 100% ?
?
?
第一次考核目的与要求
学习完第1-10章之后完成本测验。
客观测试题(100分)
题型:单项选择、多项选择(题目随后附上)
样题:
单项选择(每小题3分)
下面哪一项不是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因素( )。???????? ????A .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 B .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
???????? C .历史、人文等特殊因素
???????? D .天灾人祸发生的频率
正确答案: D
多项选择 (每小题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依照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分类,社会保障基金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
A、财政性社会保障基金
?B、社会保险基金
?C、社会福利基金
?D、社会救助基金
答案:ABC
目的:
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前七章的内容,理清各章的基本原理
2.认真完成电大网以及教材后提供的相关练习题
3.本次测验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验,计算机自动评判测验结果,测验成绩自动形成并记录;如学生对测验成绩不满意,可多次参加测验,我们只认定成绩最好的测验结果为最终成绩。
成绩评定:单项选择题(20题,每题3分,计60分);多项选择题(8题,每题5分,计40分)。 满分100分。
?
第一次考核目的与要求
客观测试题(100分)
题型:判断正误(题目随后附上)
样题:
判断正误 (每题5分)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构建了一个以社会等级制度为基础的共产制的乌托邦社会。()??????答案:( √ )
目的:
检测学生对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帮助学生找出学习的薄弱环节,明确努力的方向,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前七章的内容,理清各章的基本原理
2.认真完成电大网以及教材后提供的相关练习题
3.本次测验从颁布之日起,学生即可参加测验,计算机自动评判测验结果,测验成绩自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