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除法竖式计算 》教案.doc

发布:2021-05-22约1.37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备课组 二年级数学组 主备教师 备课时间 总课时数 总第 26 课时 单元/章节 第六单元 上课时间 课题 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目标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竖式计算的方法,会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进行试商。 通过操作、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竖式的优越性,感受除法的竖式表征形式。 3、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竖式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方法 采用引导、探究、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 教具学具 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记录 复习导入 1、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问题:(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13根小棒”指的是什么? (3)“每4根分一组”什么意思? 结果怎样呢?动手试一试,可以摆一摆,画一画,写一写。 2.交流想法,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同学分的过程? 生;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可以分3组,还剩1根。 这个过程用除法算式表示是?13÷4=3(组)……1(根)。 二、探究算法,明确含义 教学例3(教材第62页) 1.整体感知竖式的写法。 师: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它的结果除了用摆、画、列横式表示,我们还可以写成除法的竖式。 2.动态出示除法竖式,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个除法竖式中的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生:13叫被除数,4叫除数,3叫商,1叫余数。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12是4乘3的积,也就是除数和商的积。 3.借助直观理解竖式每个数的含义。 (1)师生共同对照平均分小棒的过程,一边分,一边口述,同时写出除法竖式。 (2)通过平均分小棒与竖式计算之间的关系。 教师板书:“ ”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符号表示除号。里面的被除数13表示有13根小棒,外面的除数4表示每4根一组。 (3)结合分小棒师生交流,完成竖式的书写。 师:结果可以分成3组,3写在哪里?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师:要分13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12根的?这个“12”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我们在“12”的下方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要平均分13根小棒,已经分了12根,还剩几根? 师:这个“1”写在哪里?表示什么意思?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4.回顾比较,理解书写。 (1)小组内回忆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写除法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个数的含义。 (2)对比有余数除法的横式与竖式的异同点,说一说除法竖式的优点。 三、迁移类推,学习表内除法的竖式 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 1.学生分一分,并列出横式。 教师板书:16÷4=4(组) (1)竖式中的两个16表示的意思相同吗?各表示什么? (2)这道题和刚才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分完后没有剩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表示?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完成教材第62~63页“做一做”。 汇报交流时导学生对上下两题进行比较,说一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全课总结 让学生观察板书,总结出今天学了什么新知识。 作业布置 作业设计第127页1、2、3. 板书设计 除法竖式计算 教学反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