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校发展5.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坚持以人为本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凤翔中学 杨格良
“以人为本”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人为本的主要原则是重视人的需要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学校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是校长治校的指导思想和宗旨,是校长在实施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中,想问题,订计划,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立脚点和着眼点。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学校教育的最终结果是人,因此,学校管理必须做到“以人为本”。那么,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呢?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只有尊重教师,才会满足教师的心理需要,让教师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才会提高教师的自信心,才会促进教师自觉参与教育工作,激发教师更大的积极性。尊重教师,首先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教师,用朋友的身份与教师交往。知识分子比大众更注重平等,更希望尊重。因此,在工作中努力加强服务意识,善待每一位老师,关注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身心健康,了解、关爱每一位教职工的疾苦,为此,要创设人性化的工作环境,一要实行民主化管理,切实调动教师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建立起民意表达的通畅管道,建立一套重大问题民主参与决策的机制,充分落实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原则。二要建立人性化关系。校内成员在人格上人人平等,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努力做到人与人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和谐相处。三要建立人性化制度。规章制度的建立是为了最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但规章制度不能成为冷冰冰的管制师生手段,规章制度要力求人性化,要充分考虑人的尊严、人的需要、人的权益、人的困难。四要落实人性化服务。学校的种种设施、各种操作程序要尽可能为人提供便利、使人的活动更方便、人的心理更愉悦、人的效率更提高,一切为师生服务。但要尽可能地处理好以下关系:
1、正确处理教师利益与学生利益的关系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地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使他们愉快生活、工作,但满足教师愿望要从现实出发,如果只考虑教师的利益,就会伤害学生的利益。学校管理以人为本,既要以教师为本,也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校和教师的服务对象,学校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人为本,首先要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利益是学校和教师的第一位利益。当教师和学生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做到,学生第一,兼顾教师,优先考虑和维护学生的利益。
、正确处理个人自由与制度约束的关系诚然,以人为本应该充分尊重个人的自由,但自由是相对的,有限度的,个人自由不能损害集体利益。要正确处理个人自由和制度约束的关系。个人自由要服从集体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自由。
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和学生的最大利益,也是学校办学的根本目标。因此,它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只有教师和学生发展了,以人为本才真正落到了实处,取得了成效。在教师与学生的发展中,又以教师的发展最为优先,学生的发展最为根本。因为只有教师的发展,才会有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学生的发展才实现了学校办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今年我校的工作计划中就提出:要下大力气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坚持相应的教师学习、培训机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尽快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使教师迅速成长,以保证学校发展需要要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人事改革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是为了学校在和谐的运行状态中可持续发展,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 从学校管理角度理解,把构建和谐管理作为学校发展的着力点,温暖亲和,意义深远。构建学校和谐管理,可以化解许多不必要的猜忌和怀疑,使学校成员在思想上相似程度加深,互相接纳、互相尊重,真诚善良,感情上依恋得更紧;在行为上以集体利益为重,体现趋同、合作、利人和奉献。而不是心理相克、相互排斥、相互贬低、冷漠无情、施虐害人、私字当头、损人利己。因此,构建学校和谐管理,有利于增强集体内聚力,有利于主体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成员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有利于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激励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
在我校的管理中,领导者要尽力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一是领导与领导要和谐。领导不团结,就会自然而然地找靠山,就会拉帮结派,就会将学校搞得乌烟瘴气。二是领导与老师要和谐。我们的校领导要关心老师,关心老师的政治进步,关心老师的生活,关心老师的身体,关心老师的家庭。我们的老师要尊重学校的领导,要知道一个学校的领导也不容易,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