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年级第二学期教案.doc

发布:2020-02-26约1.87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简析 本单元由《在天晴了的时候》《三月的原野》《古诗二首》《昆明的雨》及《语文乐园一》组成。《语文乐园一》中包括读一读,记一记;读一读,写一写;金钥匙和语文故事。 四篇课文都描写了美丽的大自然。《在天晴了的时候》整首诗用拟人的笔法及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色,给我们勾画出一幅充满温馨、诗意的自然风光图。 《三月的原野》真实的描绘了北国初春原野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传达出对生命的渴望,对春天的喜爱核对未来的憧憬。 《古诗二首》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春天的景致,流露出作者不同的心境。通过教学应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较高的鉴赏力,体会故事独特的意境美。 《昆明的雨》是选读课文,写了昆明的与给作者的感受。 单元训练重点 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通过教学,要让学生在欣赏美好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1《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关键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唐代李商隐曾经有一首诗描写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也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美好诗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也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在天晴了的时候》。 2.读课题,请学生谈自己的初步感受。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词,朗读,识记。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 (2)提出不理解的生字、词,作上记号。 (3)指名朗读,纠正。要求读通顺。 3.了解课文的内容提示:从诗的结构来入手。 (1)小组讨论。(2)相互交流。 三、再读课文 1、默读全诗,想想课文哪些诗句写出了雨过天晴时的景物,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2、朗读全诗,体味诗句之美。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朗读全诗,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 3.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记住这首诗。 二、品味诗句、练习背诵 (一)引导学生品读诗句。 1、指名读描写小路的诗句。 2.为什么小路会是凉爽又温柔?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4.背诵诗句。 5.小结学法: (1)朗读诗句,理解词语。 (2)展开想象,再现画面。 (3)联系积累,丰富画面。 (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 (二)自学课文再交流讨论:你喜欢哪句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重点的词句来说)进一步体会诗句的美好,想象画面练习背诵。 (三)你还看到了哪些雨后的景象?说一说。 四、朗读、背诵全诗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模仿这首诗的写法,把你观察到的雨过天晴的景象写出来。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2三月的原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了解写景文章的特点,学习文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中描写原野景色的句子,体会春天到来时人们的欣喜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描写原野景色的句子。 教学难点: 体会春天到来时人们的欣喜之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把句子读通顺。 指名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朗读的情况。 3.默读课文,读后汇报: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还有哪些问题。 学习生字、新词 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交流学习结果:读准生字、组词并说一说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3.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请找出来,可以查阅字典、词典或其他工具书,也可以仔细读读相关语句琢磨琢磨,还可以和同学、老师讨论交流。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朗读课文,校正读音。 四、作业:带着自己的理解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理解感悟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从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北国的春天到来了。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初春的景物有什么特点,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说一说。 三、交流阅读体验 1.[课件出示语句]“三月的原野已经绿了……妈妈惊喜地说:‘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